抑郁症|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二 )


之后是休学、反复尝试回校、多次住院 ,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 , 妈妈面对女儿一次次自残和自杀冲动 , 拼尽全力学习“接住情绪” 。
“无论怎样 , 能救一次未必能救下一次 。 ”
但她们仍然在不懈地努力着 。
两篇报道看得人非常揪心 。
平心而论 , 两位妈妈都是好妈妈 , 她们都在努力接受孩子的病情 , 都对治疗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耐心 , 并且后来都对自己作出了反思和改变 。
M的妈妈最终放下了对学业的执念 , 可欣的妈妈也终于开始学会夸奖孩子 , 两个女孩的病情都开始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 。

抑郁症|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文章图片
可是 , 悲剧的发生总是让人忍不住要问一句“何以至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积郁成疾”最要命的是这个“积”字 。
两个女孩都曾经一次次地向父母发出过求助的信号 , 却都一次次被父母无情地忽略了 。
于是 , 累积的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最终压垮了她们 , 也压垮了两个家庭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女儿被确诊的那一刻 , 两位妈妈的表现出奇一致:
不敢相信 , 不能理解 。
M的妈妈感到无比困惑:
我们父母付出了这么多 , 把她培养进了这么好的学校 , 她为什么那么不让人省心?
可欣的妈妈百思不得其解:
我自己不也是这样长大的吗?
一声叹息 。

抑郁症|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文章图片
两位妈妈谈曾经的“失望和困惑”
请记住这两个问题 ,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困扰中国父母的问题 。
如果解不开它们 , 也就解不开孩子的情绪 , 更解不开亲子关系的死结 。
一切都变了
M的妈妈和彭可欣的妈妈 , 是两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妈妈 , 她们身上带着上一代父母的深深烙印 。
M从小在妈妈的否定、要求、拒绝和指挥下长大 , 耳边永远是“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 , 身上背负着父母沉重的期许 。
学习如此出色的她 , 甚至从来没有被妈妈夸过一句“聪明” 。
M小时候就不太合群 , 成长过程中时常被排挤和孤立 , 而妈妈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到底发生了什么 , 只是大声训斥她 , 甚至当众给她难堪 。
M的妈妈提出的那个问题 , 可以说代表了一类中国父母的通病 , 那就是:
把孩子的成绩归结于父母的培养 , 而把孩子的问题推给孩子自己 。
孩子好 , 都是父母的功劳 , 孩子不好 , 那都是孩子的错 。
他们剥夺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 同时又回避了父母的责任 , 不给孩子提供应有的援助 。
他们的孩子迷茫自责 , 形如困兽 。

抑郁症|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文章图片
彭可欣虽然和M生在不同的家庭 , 成长氛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
可欣的妈妈反复回忆也记不起女儿和自己发生过矛盾 , 因为女儿从小顺从乖巧 , 很少会拒绝她的要求 。
和M的妈妈一样 , 她也从不夸奖女儿 。
她想起在确诊抑郁症之前 , 女儿想要“抱一下 , 亲一下” , 她本能地抗拒 。
这种奇怪的“本能” , 来自于对自己母亲(可欣的外婆)的记忆 。
记忆里的母亲对她永远没有表扬 , 永远盯着自己没有做到的地方 。
考了九十几分 , 母亲的第一反应是阴着脸问“你看看这几分是怎么扣的” 。
曾经 , 她也在日记里写过“我恨妈妈” , 一心想读大学是为了“我要快点长大 , 就能逃出去” 。
工作后在广州买了房 , 骄傲地带父母去看楼盘 , 母亲却只说了一句“你看看你 , 要还房贷了” 。
母亲的严厉管教令她变得“强大” , 也在不知不觉中 , 令她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

抑郁症|医生也救不了那个患抑郁症的女孩:中国孩子已经变了,家长却还没跟上
文章图片
她怎么都想不通的那个问题 , 也正是如今的中国父母们普遍想不通的问题:
我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现在的孩子怎么就过不去了呢?
的确 , 我国抑郁症低龄化趋势已经触目惊心 , 中小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 。
是现在的孩子集体基因突变 , 变脆弱了吗?
显然不是 。
恰恰相反 , 只有孩子还是孩子 , 而他们周遭的一切都已经完全改变 。
就连有意无意地秉承着上一代教育理念的我们 , 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 我们自己也早就不是上一代父母了 。
1.最焦虑的父母
以我为例 , 成长在包邮区一座经济繁荣的十八线小城市 , 我们的上一代大多经历过十年浩劫 , 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