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二 )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类型多元化在国内电影市场并未开放的年代,抗美援朝这一主旋律跟随着时代特性而变化。尤其在60年代国内国际大背景之下,意识形态成为了重要补充,抗美援朝的类型题材也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增补。
第一,视角多样化。《上甘岭》的后电影时代,题材已经不局限于战争本身。在主旋律不变的前提下,以多层次的立场视角烘托人性的正义光辉,更成为了部分抗美援朝作品的主要着力点。
比如1958年的《前方来信》便以牺牲战士的母亲为第一视角,彰显了在正面战场背后,人性和生死的考量。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1959年的《友谊》的故事动机发生,便建立了中朝两国外交联结的基础上。国与国之间的友谊更延伸到战场中,成为中韩两国团结对外的精神纽带。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第二,创作真实化。在五六十年代的抗美援朝电影中,除了对正面战场的烘托之外,对兵种的细化和单一塑造,反而在电影中诞生出更多鲜活和独立的个体。
比如在《铁道卫士》、《长空比翼》和《英雄坦克手》等作品中,铁道工兵、飞行员和坦克手等技术型兵种成为了叙事的发起人。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现代战争和爱国主义的磨合之下,技术特质人物的出现所赋予的影像真实感,更贴近同真实战争的距离。
第三,题材多元化。在1960年出品的《三八线上》中,谍战元素和情报信息的隐形战争占据了作品的主基调,而人物设定更首次打破了脸谱化,着重于内心的转变。
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战争场面得以大幅度压缩。而人物的双重身份所营造出的氛围紧张感,在敌我斗争下,更具张力,进一步拓宽了抗美援朝的战场维度。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即便60年代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抗美援朝电影,但在当时精神生活较为匮乏的前提下,除了《英雄儿女》,大部分并没有获得全民效应。
加上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解冻后,抗美援朝电影更随着时代变幻,逐渐退居于主旋律的次席。
主题的衰落1975年《激战无名川》的上映,彩色战争片代替了黑白成为了表达战争影像诉求的主力,此则成为了《金刚川》创作的原型。
改革开放,伴随着华语电影市场化的沿革,在资本的主导下,抗美援朝电影却逐渐消失于公众视野,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电影|中国“抗美援朝”电影简史
文章插图
90年代除了八一厂的《神龙车队》能被人偶尔提及之外,抗美援朝电影已在时代的冲击下如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