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热血出征不让须眉 女战士: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三 )


这时,一颗子弹射进防空洞,崔玉琴的腿部受伤流血。仔细一看,竟没被子弹击中,而是被子弹击起的石头击伤左腿,副班长立即给她包扎止血。
袭击结束后,崔玉琴又和副班长抬着医药箱往山沟里走,找水、拾柴、消毒,给负伤的战友输液、换药、治疗。看到负责照顾伤病员生活的护理员们忙不过来,崔玉琴会主动去帮忙。
崔玉琴展示荣立两次三等功的证书。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刘晨玮 摄
在崔玉琴看来,自己是“战争中的幸运者”。她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荣立两次三等功。回国后,先后在大连、武汉工作,从护士成长为军医。
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1950年10月,年仅16岁的徐淑宜在四川宜宾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随队伍一路北上,先后到达重庆、河北邢台、辽西。1951年,第15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徐淑宜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后勤二所护理员,随军入朝。
作战条件艰苦,“头顶上,敌机来回盘旋,我们只能天黑时行路。汽车走中间,人走两边,飞机一来,就赶紧跳到坑道里”。

朝鲜|热血出征不让须眉 女战士: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文章插图
年轻的徐淑宜。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李杏 摄
徐淑宜主要负责转移伤员、为伤员换药等工作。房子被飞机炸没了,只能把轻病号藏在树林、山沟里,重病号用担架安排到能做手术的地方。所谓“轻病号”,指的是少了一只手但还能动的伤员;完全不能动的是重病号。
徐淑宜至今难忘第一次接伤员的情形:接连送来好几车伤员,夜里天气凉,被子数量不够,徐淑宜必须独自绕到防空洞后面拿物资。刚开始她很害怕,可想到那么多伤员在等着,就鼓起了勇气,爬上防空洞,抱起被子往回跑。
“当时我就抱着必死的决心,豁出去了。从那以后,我胆子真的变大了,看见死人也不怕了。”徐淑宜说。
尽管看淡生死,但想起差点被炸弹击中的经历,徐淑宜仍心有余悸。
1952年夏天,徐淑宜随部队到达距上甘岭100多里外的县里。在坑道里收捡伤员时,战友突然大喊:“飞机来啦!不能走了,快趴下!”
为保护伤员,战友趴在伤员身上,徐淑宜又趴在战友身上。一架飞机闪过,山头被丢炸弹、扫机枪的“突突”声包围。飞机走后,徐淑宜起身发现,丢下的炸弹离她的脚只有几尺远。

朝鲜|热血出征不让须眉 女战士:敌机来了趴在战友身上保护伤员
文章插图
徐淑宜,志愿军第15军后勤二所护理员。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李杏 摄
徐淑宜回忆,曾有个年轻的男伤员,受伤后无法自主排尿、肚子鼓得很大。当时,医生给其他人在做手术,徐淑宜就拿起导尿管、导尿盆,准备为他导尿。伤员很不好意思,徐淑宜见状就大方地说:“你别怕,在战场上,我们都是兄弟。”劝服伤员,帮他处理完,伤员鼓着的肚子也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