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逼赫鲁晓夫下台的克格勃大人物,也是其救命恩人,最后结局如何?
1964年10月,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苏联第三位领导人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发动“宫廷政变”赶下台。
此次参与政变的人员既有勃列日涅夫,也有谢列平、谢米恰斯内等人,其中谢列平与谢米恰斯内都曾任苏联安全委员会主席,也就是克格勃主席。而且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文章插图
“倒赫”计划中,谢列平、谢米恰斯内都是关键人物,特别是谢列平年轻有为,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最有可能接班。但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内部实行一种自然接替的规则,于是勃列日涅夫就成为苏共负责人。
当时参与政变的都认为自己能当一把手,但在当时紧急情况下,只能想出折衷方案,于是自然接替是最现实的办法。
文章插图
【 勃列|逼赫鲁晓夫下台的克格勃大人物,也是其救命恩人,最后结局如何?】“姜还是老得辣”
对于勃列日涅夫当苏共负责人,当时苏共内部并没有看好他,认为勃列日涅夫就是一个过渡性重要人物,年轻有为的团干部出身的谢列平最有实力。因为谢列平是“倒赫”的关键人物,而且“倒赫”成功后,他不断向苏联内部安插很多自己人。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也是谢列平的人。很多人认为,只要谢列平大吼一声,勃列日涅夫就会主动让位。
很多人都小瞧勃列日涅夫了。此人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履历很丰富,既有地方主官经历,还有军队任职经历。这些都成就了勃列日涅夫,但勃列日涅夫表面上看没什么头脑,却是一个政治经验极为丰富,而且善于玩心计的人。
文章插图
俗话说“姜还是老得辣”。勃列日涅夫深知谢列平等人的势力,因此赫鲁晓夫下台后,谢列平就成为勃列日涅夫心中的“对手”。但勃列日涅夫以苏共领导人的权力,不断充实自己的力量。
在苏共23大上,勃列日涅夫改变以前打法,让老人们全都留下,而且采取一种“只进不出”的策略。使苏共老委员们很感谢勃列日涅夫,但勃列日涅夫又通过此招,不断把自己的人吸纳进来。
文章插图
勃列日涅夫深知谢列平、谢米恰斯内的势力,但面对强大势力无法扳倒时,勃列日涅夫采取的方式就是不断往里“掺沙子”,以此稀释对手的力量。勃列日涅夫这一招的确做的滴水不漏,谢列平毕竟年轻,他并没有看出勃列日涅夫是在下一步清除他的大棋。
“先予之后取之”
谢列平显然对苏共这种自然接替的方式不满意,他在党内的职务也仅是由候补成了正式委员。由谢列平与谢米恰斯内是关系好的两个人,谢米恰斯内是谢列平提拔上来的。而且两人都干过克格勃,因此苏共很多人对“二谢”都提防着。因为谢列平不像勃列日涅夫那样充当老好人,他年轻有为,干事有冲劲,锋芒毕露,使苏共很多领导都暗自结成一股反对“二谢”的力量。
- 赫鲁晓夫遭遇政变,他为何会被自己的同志们打倒?
- 斯大林|斯大林弥留之际:为何赫鲁晓夫第一个叫医生,其他人干什么了?
- 勃列日涅夫的后人咋样了?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 斯大林去世, 赫鲁晓夫对他貌美的儿媳妇, 做了什么事情?
- 60年代初的莫斯科 赫鲁晓夫年代的苏联 比我们想象中好很多
- 赫鲁晓夫|假小人真朋友?为何说赫鲁晓夫被我们误会太深?
- 退休|赫鲁晓夫本牢牢掌控苏联,为何度个假,就轻易地被安排“退休”?
- 反对|赫鲁晓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他上台后,为何坚决反对斯大林
- 赶下台|1964年,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后,说了一段话,让“政变者”惭愧
- 叶利钦敢大声喝斥戈尔巴乔夫,为何勃列日涅夫时期却没人敢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