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 无论任何一支军队 , 如果没饭吃是不会有战斗力的 , 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人吃饱饭才有力气 , 如果没饭吃 , 凭借着毅力可以支撑一时 , 但却不能持久 , 如果得不到后勤保障 , 再强悍的军队都会最终战败(很多人会想到上甘岭 , 其实上甘岭战役中 , 志愿军90%的后勤兵牺牲在路上 , 占整个战役伤亡人数的十分之一 , 而且全是阵亡!没有后勤拼死支援 , 上甘岭根本守不住) 。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全球参与人口最多 , 也最惨烈的战争 , 有关前线厮杀的血腥描述已经汗牛充栋 , 今天我们聊一个促进二战进程的小东西:“斯帕姆”午餐肉罐头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文章图片
(最默默无闻的二战功臣:午餐肉)
午餐肉严格来说不能算是真正“肉” , 因为它的主要成分其实是淀粉 , 但是由于混入了一定比例的碎猪肉和大量猪油 , 因此口感有一点猪肉的味道 。 “斯帕姆”是一个午餐肉品牌 , 是英文SPAM的音译 , “斯帕姆”午餐肉是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荷美尔食品公司(HormelFc)制造的 , 在二战时期是最负盛名的军粮之一 , 很多美军将领直言不讳地表示 , 正是这种让士兵们避之不及的东西 , 帮助美国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斯帕姆”午餐肉并不仅仅是帮助美国 , 而是帮助整个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赢了法西斯势力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文章图片
(荷美尔公司最早的午餐肉广告招贴)
和光耀二战相比 , 午餐肉的出身其实并不那么光彩夺目 。 1929年的资本主义首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 , 由于市场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 导致了商人们不得不设法开发更加廉价的商品 。 荷美尔公司创始人的儿子杰伊·荷美尔在1932年发明了一种12盎司的罐装午餐肉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文章图片
这种午餐肉主要材料有火腿、猪肉、糖、盐、水和马铃薯淀粉混合制成 , 为了防腐 , 还加入了少许亚硝酸盐 , 而这正好让午餐肉看起来更加光鲜 。 1937年 , 这种使用铁盒包装的午餐肉以“斯帕姆”的名字正式推向市场 , 在当时每罐“斯帕姆”午餐肉的售价只有40美分 , 相当于当时同等重量肉类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 。
根据介绍 , 每2盎司(合56克)斯帕姆午餐肉含7克蛋白质、2克碳水化合物和15克脂肪 , 能提供170卡热量及每日所需l/3摄入量的盐 , 可以说这种吃起来像肉的淀粉产品确实能够提供很多必要的营养元素 , 因此一上市就引发了抢购狂潮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文章图片
(顺便说一句:这种包肉的粽子 , 在古代也是军粮)
不过 , 真正让午餐肉“发扬光大”的 , 却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 因为有战争就需要军粮 , 确保部队吃饱肚子是打胜仗的基本条件之一 。 说到这里 , 还得说一句 , 其实我们现在的很多食品最初都是源于军粮的 。 比如现在端午节的特殊食物——粽子 , 最初其实就是军粮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的南方几个国家:楚国、吴国和越国等 , 都使用粽子叶来盛糯米饭 , 然后在米饭中间放一块腌制的猪肉或者鸭肉 , 然后把粽子捆好、蒸熟再风干 , 这样风干之后的粽子可以长期保存 。 需要吃的时候 , 就一串一串丢到锅里煮一下 , 开锅后就可以捞起来吃 , 肉食可以补充士兵体力 , 米饭可以填饱肚子 , 而且由于是事先包好的 , 所以一个粽子就是一顿饭 , 各吃各的 , 这样还可以杜绝克扣军粮的情况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
文章图片
(正在用餐的美军)
话题扯远了 , 其实在二战时期 , 西方军队的军粮供应其实也并没有多高水平 , 受当时保鲜技术的限制 , 二战各主要参战国的军粮可以说参差不齐 , 再加上军队兵员众多 , 即使在作战间歇搞一点新鲜食材改善一下伙食 , 也很难确保每天都有收获 。 而打仗不仅仅是拼武器装备和战斗意志 , 同时也是拼士兵体力的活动 。 例如 , 身强力壮的士兵在拼刺刀时肯定比瘦弱的士兵更占优势 。 所以如何让前线的士兵保持充沛的体力 , 这是美军高层首要考虑的问题 , 然后他们就想到了“斯帕姆”午餐肉 。

吃货拯救世界:二战传奇之一的斯帕姆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