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

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首先,赵国没有四十五万作战部队,四十五万应该是后勤民兵都算上才有的数量。作战部队应该就十五万左右。其次,秦赵不是势均力敌。一开始廉颇被王龁打得找不着北,就已经处于劣势了,只不过他强行后退才防守住。后来秦又发河内民众,增添军队。秦军数量远远大于赵军。不然无法完成后来的包围。再者,秦国的后勤和间谍系统都比赵国好,这个不是赵括能管的,秦王的间谍都混进赵国朝廷了,赵王居然不知秦国要换将。
因素|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
文章插图
粮食上,秦赵都缺粮,但是秦国还能再拖几个月,赵军确实要断粮了,守不住。赵括在粮食耗尽的情况下,对秦军造成了重大杀伤。不像廉颇带军的时候,粮草充足还被王龁吊着打,不然赵王决定不会发怒换将。第五,当时的赵孝成王还是太年轻了,要是像后期的赵孝成王那么老成稳重,在外交方面搞一搞动作,不要着急和秦国谈判求和,也不会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
因素|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
文章插图
赵国兵力严重不足,无多余粮草补给,无援军。还必须主动出击,主动攻坚。本来唯一的优势就是得到上党本地军民的支持配合,但因为赵国的缺粮,使得上党军民被秦军策反。这是一场必败的战争,唯一的粮草补给全靠抢夺秦军还未来的及带走的粮草,以及尸体。五万赵军作战人员全军战死,主帅牺牲。死战到底的赵括值得世人尊重。而秦军前后付出死者过半的代价拿下长平之战,为了军功,为了粉饰数据 ,为了泄愤,坑骗了投降的上党军民,民工民夫,屠杀了他们。
因素|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
文章插图
赵军攻势再猛一点,自己组织更严密一点,不被两万五千骑兵切断前后军,一鼓作气攻破秦军大营,彼时攻守易势,就赵军胜,秦军唯有撤退一条路。到时候白石城的秦军就大大不妙了。两军胜负其实相差就一口气。但这一口气需要赵军上下绝对的互相信任,并在实际行动中拥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但以当时赵军的构成和主攻的形式,赵军就是做不到啊!秦国得到巴蜀之地后有了更足的底气,秦与赵相比有着更足的粮食储备,秦军的军粮供应要比赵军强。
因素|在当时的因素下,赵括无论如何都不能翻盘吗
文章插图
赵王出于无奈,国家实在是耗不起了,这才决定换帅,让赵括去试一试。至于秦国人的反间计我觉得肯定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里面,但是我觉得如果军粮充足,这四十万赵军必然会交给廉颇这种老成稳重的将领,毕竟赵军是防守方。而赵括出于赵王希望其能够速胜,且自己对面的秦将王龁(他并不知道是战神白起)并不是一位很有名的将领,于是在秦军小败之后选择了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