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项羽杀敌后,总会大声说三个字,现在竟成打游戏时的常用词
回顾我国前朝的历史,既有一统天下,也有山河破碎。而再看历史众多知名武将和智勇双全的谋士,大多都出自乱世当中,或许这样的人常常有,但是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更加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比如说力能扛鼎的项羽。
文章插图
项羽这个人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其中最高的评价就当属李清照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能这么说,也是非常认可他在军事武力上面的实力,当年项羽在和秦军打仗的时候,不料被秦军算计进入了他们先前布置好的圈套里面,使得项羽与外面失去了联系,而就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项羽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和前来的援兵一起又打了回去。
文章插图
此时的项羽可是说是威名达到了极致,这样的军事和指挥能力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可是想想他最后的结局,与刘邦对峙,最后兵败于乌江,身边留下不足二十人,已经不见回生的可能了,感觉没脸再见江东父老,于是拔剑自刎。
文章插图
而对于这样的结局,就要归咎于自己的性格了,他在军事上面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在政治上却是非常的幼稚,目光短浅,很多时候都是随自己的性子,而且刚愎自用。他虽然和战士们一起奋战,却疑心非常重,不能同自己的战士们一起同享乐。不仅对于战士如此,就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范增,项羽的“亚父”,他都不能给予百分之百的信任。
文章插图
他总是徘徊在怀疑和防范之间,慢慢的就失去了人心,最后韩信都奔向刘邦的门下了。还有一点就是眼光短浅,他看一件事情只能看到最肤浅的一面,没有达到最本质,这样也导致了很多原本忠于他的人最后离开了他。越是自以为是就越小气,项羽在某一方面就是这样的人,他二十六岁便起兵,带领众诸侯一起灭大秦,不仅震慑了敌人,而且跟随前往的各路诸侯对他也是刮目相看,这难免让他带一些小得意,就自封了个西楚霸王,开始分封诸侯。慢慢的就开始变得自大起来,听不得别人说不,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决定,谋士得不到重用,自然就离开了。
文章插图
一代名将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只能一声长叹。项羽是一位军事家,但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所以就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只是最后的结局不免让人惋惜。
文章插图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朱元璋几乎杀光开国功臣,但却放过一个霸主,该家族繁荣200多年
- 朱元璋|朱元璋为何非杀李善长不可?只因多年以前刘伯温的一番话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赵云|赵云一生没有斩杀名将,为何能够排行第二?大局观最重要
- 新栽兰花的杀菌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乱操作,杀与不杀得看情况
- 曹丕杀曹洪,仅仅是因为曹洪贪婪吗?仔细看背后的门道可多着呢!
- 太监|诛杀安德海,丁宝桢为什么敢在慈禧太后头上动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