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了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一、春秋战国——秦晋麻隧之战、燕赵鄗代之战、秦魏阴晋之战、晋楚邲之战公元前579年,晋国与楚国举行了第一次“弭兵会盟”稳定住了中原局势。公元前578年,秦国指使白狄扰晋,引起晋国联合齐、宋、卫、鲁、郑、曹、邾、滕、刘、成十国组成12万联军在晋厉公的率领下反击,与6万秦军交战于麻隧,秦军大败,不更女父、成差等秦国将领被俘。秦军残部被诸侯联军渡过泾河一直追击至侯丽。麻隧之战的失利使秦国元气大伤,为晋国重新建立霸业奠定了基础。
统一|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文章插图
公元前251年,趁赵国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燕王喜派丞相栗腹率军60万进攻赵国,栗腹率主力攻打鄗城,部将卿秦率一部进攻代城。燕军主力遭遇廉颇率领的20万赵军大败导致栗腹被斩首,卿秦也被乐乘率5万赵军在代城俘虏,赵军乘胜包围燕国都城,迫使燕王割让五座城讲和。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围攻魏国要地阴晋,吴起率5万魏武卒前往救援,趁夜迂回至秦军后方发起突袭,城中守军见状配合开门杀出,大败猝不及防的秦军,成功解阴晋之围。公元前597年,楚国围攻郑国,与救援的晋军对垒于邲,楚军两度示弱诱使晋将魏錡、赵旃中计违令攻楚,楚军遂全力反击致使晋军阵脚大乱从而战败,被迫退渡黄河,楚庄王取得中原霸权。
统一|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文章插图
二、东晋十六国——秦晋淝水之战、燕赵清梁之战、秦魏柴壁之战、晋楚峥嵘洲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南侵东晋,攻克寿阳后与八万东晋北府兵对峙于淝水河畔,由于秦军中多为被奴役部族故矛盾重重,因而在晋军渡河时溃败导致战局扭转,失败的前秦从此分崩离析并迅速败亡,短暂统一的华北也再度走向混乱。公元350年,前燕王慕容儁乘后赵王石虎逝世发精兵20余万南下攻赵。前锋都督慕容霸率军2万一路攻至清梁,遭遇后赵将领鹿勃早领数千精兵夜袭。慕容霸见势奋力反击,手刃十余突入帐前的赵军最终击退鹿勃早的攻势,接着联合折冲将军慕舆根、内史李洪大败赵军,追击四十余里迫使鹿勃早只身逃脱。
统一|都是秦晋燕赵魏楚争霸,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文章插图
公元402年,因北魏袭扰,后秦王姚兴派将领姚平、狄伯支率军4万攻魏,遭遇6万拓跋顺、长孙肥所率魏军。魏军擒获秦军二百名侦察骑兵并将其包围在柴壁。姚兴率军前往救援,被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领兵击败于蒙坑以南无法前进。魏军在汾水造浮桥并固守西岸,姚兴命部下从汾水上游集中投下柏木试图撞毁浮桥,却被魏兵尽数钩取用以取暖做饭。姚平箭尽粮绝突围,却因魏军强大而失败投水自杀,狄伯支被魏军救起擒获,柴壁秦军悉数被俘。姚兴退守蒲阪,拓跋珪一度乘胜进逼后因柔然袭扰魏国退兵。公元403年,桓玄篡权东晋,次年正式称帝,建国号楚,遭遇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刘毅、何无忌、刘昶、刘道规、诸葛长民等率兵讨伐,迫使桓玄沿长江逃往峥嵘洲,双方展开决战,晋军奋勇当先,开战后刘道规率所部朝楚军舰群冲去,刘毅等紧随其后,此前接连失败的楚军阵脚大乱一触即溃,桓玄也于不久后被俘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