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崇祯帝明知道百官有钱,为什么宁可哀求众臣捐款,也不抄他们家
崇祯帝明知道百官有钱,为什么宁可哀求众臣捐款,也不抄他们家?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皇帝无法承受亡国之君的骂名,在煤山自缢而亡。之所以明王朝灭亡,很大程度上是钱的问题,百姓承受着敲骨吸髓般剥削,而前线士兵仍旧领不到粮饷。起义接连不断,军队一盘散沙,崇祯孤掌难鸣,明亡征决矣。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做了最后的尝试,那就是号召大臣们捐款。崇祯是个十分好面子的皇帝,以勤政奋勉自居,然而到了绝境的他也只能拉下身段,恳求大臣捐款,来解燃眉之急。理论上讲,如此处境,崇祯理应调动一切资源来挽救国家,譬如直接强制命令官员财产充当军费,而崇祯却低声下气地募捐,这是为何?
文章插图
首先,崇祯的性格,一直首鼠两端: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而崇祯并没有下令抄家没收财产,而是委曲求全,用一种效率最低的方法,那就是募捐。单单募捐的过程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大家再推诿扯皮一阵,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个儿子,是明熹宗朱由校同父异母的弟弟。拜他老爹所赐,崇祯童年过得十分不如意。万历皇帝看不上朱常洛,源自朱常洛的母亲是一位普通宫女。是因为一次不经意的偶遇,才让王恭妃怀上了孩子,并生下了皇子朱常洛。接下来就是浩浩荡荡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为太子,而想立郑贵妃所生朱常洵为太子。大臣们当然不同意,皇帝、郑贵妃、大臣们三方争斗不休,万历干脆朝也不上了,奏章也不看了。万历二十九年,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而之后朝廷依旧动荡不安。万历三十九年,崇祯帝朱由检出生,鉴于他父亲朱常洛的地位时常不稳,加上郑贵妃一干强大敌人,朱由检也不会得到多好的待遇。崇祯帝朱由检从出生以来,就一直在一种负面环境中,明宫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皇宫笼罩在未知的阴谋之下,这些都发生在崇祯身边。在复杂的成长环境下,崇祯既自卑又自负,既多疑又焦虑,他想要复兴大明,但又缺乏信心,他想要任用人才,又不采纳谏言。
文章插图
面对重大决策,崇祯总会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崇祯十七年正月,大臣李明睿曾劝告崇祯帝最好迁都南京。崇祯道:“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意思是说,朕也想南迁,只是外面的大臣们不同意,该怎么办?李明睿继续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意思是说,现在应当机立断,时局紧急,不能再犹豫。而崇祯则一直犹豫不决,很明显,他没有朱元璋的坚定和果决,在犹豫之间,机会不复存在,李自成入城后,只得自杀殉国。崇祯十年,皇太极再次出兵南下,崇祯令卢象升总督军务,保卫京师。是时,崇祯有意和谈,而卢象升坚持抗战,犹豫不决再次发生。崇祯十一年,卢象升在巨鹿被数倍清军围困,宦官高起潜手握重兵却不来救援,卢象升力战而死,帝国葬送了一名良将。高起潜见死不救,源于崇祯帝的和谈愿望,以及高起潜的揣摩圣意,毕竟太监只能依靠皇上,当然最后和谈也没有达成。
- 万历|定陵挖掘照曝光,看到万历皇帝的尸骨照,方知他为何28年没上朝!
- 崇祯|是魏忠贤支撑着大明王朝吗?为何魏忠贤一死,大明迅速败落下去
- 万历二十余年不上朝,却不被架空:国本之争给出了全部答案
- 崇祯临死,心生怜悯放过一名女眷,却导致大明龙脉被多尔衮除根
- 陵墓|万历看见工人偷懒大怒不已,一工人的回答太聪明,救了数万人性命!
- 李自成|朱棣给后人留下一条后路, 可保住大明的江山, 可惜200年后被崇祯忘了
- 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会被17岁崇祯轻松“诛杀”?
- 明朝最屈辱的、唯一被俘的皇帝明英宗为啥非杀于谦不可
- 崇祯|万历不上班而明朝强大,崇祯起早贪黑大明却亡了,原因在这里!
- 崇祯面临的局面,是亡国之君中最好的,为何却没能拯救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