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西夏梁后“去汉复蕃”:主观上的“蕃性”拯救,客观上的自取灭亡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雨欣侃蓝领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序言:西夏的政体雏形最早始于唐末定乱军。拓跋思恭之后,党项一脉被赐姓李,也逐渐从西北偏僻的游牧环境中,与中原人士接壤。直到后来五代乱象,西北党项先后追随梁朝、后唐、后晋等政权,随着主政权的变换,党项也愈加强大!到了北宋初年,党项已经实现汉蕃平衡,文化底蕴的植入,让党项人打造了游离政权。而后李元昊建立国家,用汉人杨守素、张元为高层谋臣,将“汉服”、“汉字”、“汉法”写入律令,西夏的开始,汉化属性明显。再至夏毅宗时代,西夏虽与北宋一直存在摩擦,但是党项统治者也并没有因此“贬低”汉文化。可夏毅宗的汉化过于极端,因为迫于夺权,因此夏毅宗的文化改制是“尊汉卑蕃”,这种行事风格造成了部分党项贵族利益受损。直到夏毅宗逝世后,其后宫梁皇后摄政,这种现象才被改变!梁皇后得位不正,且作风“放肆”,不被党项贵族所认同。在这样的政治条件下,梁皇后只有利用文化和战争的手段,倾向于某一个派别,打破政治暧昧,转移国内矛盾,获得“文化守旧派与主战派”的支持。于是,这位本身就为汉人的梁皇后摄政期间,“弃汉复蕃”,贬低汉文化,回归蕃性。除此之外,摄政期间还不断发动对宋战战争,以此来缓和国内针锋相对的局势,稳定地位和根基!梁皇后的“摄政危机”西夏拱化五年末,一代“汉化君主”夏毅宗李谅祚驾崩,其年仅七岁的儿子李秉常继位,是为夏惠宗。因为夏惠宗尚年幼,必然不懂政治,所以根据西夏的一种“惯例”:主少则后宫临朝称制。因此李秉常的“皇帝实权”则是落在了其母梁氏的手里。而这也符合夏毅宗年幼时,其母没藏式摄政的规律,宋理学大家朱熹在《纲目》称此为:“西夏恒制”!党项是承认后宫辅政且摄政的,但到了梁氏这一环,却是遭到了极大的反对。这其中根源有二:一、梁氏是汉人。二、梁氏与夏毅宗之结合是“有乱纲常”。汉人虽说在西夏境内地位也不低,但将摄政之位放在汉人的手上,这难免会让“游牧贵族”等有意见。除此之外,梁氏本为夏毅宗的舅舅没藏讹庞之“子妇”(儿媳妇),后来夏毅宗与梁氏私下生情,实为不伦。不仅如此,梁氏还为夏毅宗提供没藏讹庞的弱点,最后让夏毅宗废掉了“没藏一脉”,拿回了权力,而梁氏也被立为皇后。而且梁氏的行为,当时在西夏官员们、北宋朝廷的眼中看来,都是十分令人唾弃的。首先西夏的官员们曾谏言“不得立梁废没藏”,但是夏毅宗没有听。而北宋朝廷得知此事后,看法便是“谅祚溺于所私,立为国后,其尚有君道乎?”
西夏|西夏梁后“去汉复蕃”:主观上的“蕃性”拯救,客观上的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