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后,是汉武帝的一场精心政治布局

汉朝建国后,汉高祖陆续平定各地藩王,在吸取秦王朝严苛治国,短短二世而亡的教训后,决心实行“黄老之学”思想,采取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短短70余年,汉王朝的面貌便焕然一新,从一贫如洗到国富民强,期间更是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一盛世。
汉武帝登基后,却果断选择废除“黄老之学”,改用儒学作为新的治国思想。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面对为汉王朝带来盛世的“黄老之学”,汉武帝为何会弃之不用。其实在这大变革的背后,是汉武帝的一场精心政治布局。

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后,是汉武帝的一场精心政治布局
文章插图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登基后面临的现状
1.“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导致地方势力坐大,威胁中央集权
“黄老之学”是黄帝之学和老子之学的统称,属于道教哲学思想,因其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强烈的现实感,在战国和汉初时期极为流行。在治世领域,“黄老之学”倡导“休养生息,无为而治”,强调君主只需掌握政治要领,对于民间应让其自由发展,不要做过多的干涉。
汉朝建国伊始,民生凋敝,百业凋零。汉朝统治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充分放权给地方,让其自由发展。
在这种治国方式下,国家实力得到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民众生活也极为富足。
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仁义而后绌耻辱焉。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
但与此同时,地方诸侯日渐坐大,不仅骄奢淫逸,而且时常违抗中央政令。文帝时期出现了淮南王、济北王谋逆,景帝年间更是爆发了“七王之乱”。

休养生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后,是汉武帝的一场精心政治布局
文章插图
汉景帝年间爆发的“七王之乱”
虽然这些叛乱最后都被平定,但是诸侯王仍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势力,
“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
诸侯王拥有的封国不仅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且领有军队,是威胁汉王朝中央集权的重要原因。
2.百家学说致使儒生思想各异,不利于国家稳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流派,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等,不同流派的人针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彼此争论不休。
比如在治国问题上,儒家主张施以仁政,教化百姓;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依法治国;道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各家都认为自己的思想是对的,希望被别人所认同,并在自己的思想中实现国家的统一。在这种想法下,各家学派自以为是,又各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