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为恢复实力找中国求和的民族,千古一帝:唯有战,战至不敢再犯

与北方游牧民族打交道的过程中,和亲是中原王朝经常采用的政策。打不过人家时,嫁个公主过去,就能保几年太平。与劳师动众的战争相比,和亲似乎对中原王朝更有利。用最小的成本解决了短时间内的边患,而且,从王昭君开始,嫁出去的大部分都是宗室之女,皇帝自个儿的亲闺女几乎没有去和亲的。因此,历朝历代都有人赞成和亲,反对用兵。汉武帝时,匈奴又一次来请求和亲。汉武帝让大臣们谈一下各自对此事的事法。儒生狄山认为应该答应匈奴的要求,与他们和亲,这样就不用打仗,可以省很多钱。
匈奴|为恢复实力找中国求和的民族,千古一帝:唯有战,战至不敢再犯
文章插图
另一位御史大夫,张汤则认为不应该和亲。狄山搬出刘邦白登山之围的例子,正是和亲才使刘邦逃出来的。言下之意,开国皇帝都这么做,我们更要遵循。争到最后,汉武帝问狄山能不能守一郡一县一障,狄山只敢说自己能守一障。于是,汉武帝派他去守一座障寨,这是一种建立在关隘处的小型城堡。后来匈奴军队攻破这座障寨,狄山被杀,脑袋也被匈奴人砍掉了。从此,儒生再也不敢提和亲政策,汉武帝一直把匈奴打到衰败,揍到无力犯边。
匈奴|为恢复实力找中国求和的民族,千古一帝:唯有战,战至不敢再犯
文章插图
和亲政策本身没错,汉朝不仅对匈奴和亲,对西域各国也用过和亲。这其中,解忧公主还使得乌孙国帮助汉朝,打败了西域匈奴主力。但是,狄山没有看清汉朝和匈奴的形势已经有了根本性变化。这次匈奴要求和亲,是因为之前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已经多次重创匈奴主力。匈奴的目的是暂时停止战争,休养生息,恢复一下实力。可以说是缓兵之计。这种情况与白登山、西域和亲是完全两码事。此时,汉朝已占有优势,还要去和亲,并送给对方休整的时间,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怎么可能会答应。
匈奴|为恢复实力找中国求和的民族,千古一帝:唯有战,战至不敢再犯
文章插图
狄山只看到和亲能换来短时间的和平,却忘了一句成语:抱薪救火。对于汉匈关系来说,和亲政策本身就危险的抱薪救火。匈奴对汉朝的大规模侵犯,往往是出于匈奴首领的贪婪。和亲政策不只是嫁个公主这么简单,同时还要赐给匈奴很多财物,这些都是汉族百姓的血汗钱。得到公主和财物后,匈奴会暂时息兵,等到财物花光后,又会卷土重来,再一次要求和亲和财物。汉朝前期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白登山之后,匈奴同样没有停止犯边,只是大规模的较少。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修长城保护自己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匈奴|为恢复实力找中国求和的民族,千古一帝:唯有战,战至不敢再犯
文章插图
汉武帝时期,汉朝已经具备了击败匈奴的实力,理应乘胜追击,彻底消除匈奴的边患。这样才能使边境居民安居乐业,并裁减军队,降低百姓的负担。因此,这时候再去和亲,显然是不合适的。而狄山的官职是博士,能参与朝廷要事的讨论,按说应该是不小的官了。可狄山似乎只会出主意,耍嘴皮子。汉武帝问他能不能管好一郡一县时,他却不敢抓住这么好的机会。大家可别看不起一郡一县。三国时,多少英雄豪杰挤破脑袋都不一定能抢到一个郡守位置。一郡之守,就是一个郡的父母官,掌握生杀大权。手里养着几千兵,算得上一方诸侯了。若逢乱世,郡守就有能力起兵参与逐鹿了。即使是太平盛世,郡守也足以保家族几代富贵了。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能够胜任这个职务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