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纸上得来终觉浅——浅谈长平之战的赵括,被误解千年的将才

为什么长平之战数千年后,反倒有人开始为赵括这样的一个反面典型例子叫屈了呢?也许这是来自于他的悲壮,作为一个没有带兵打过仗的年轻将领,和强大的秦国进行了对抗,最后导致了一个悲剧的发生,直到今天,我们站在长平之战的遗址,似乎也能从风的呼啸中听到来自千年前的喊杀声,赵括的身影似乎屹立在前,久久不肯倒下。

浅谈|纸上得来终觉浅——浅谈长平之战的赵括,被误解千年的将才
文章插图
第一是因为长平秦军是以多胜少,不是以少胜多。多胜少在一般人常识里是应该的。 第二是秦国此役,征发河朔所有十五岁以上人丁参战,战后白起又说秦军伤亡过半。 以白起之能,带领秦国优势兵力,打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却搞得河朔适龄青年都死了大半,秦国国内空虚。 说明虽然败,但还算不难看。 第三是这场战斗有很大的数据水分,让人不知道真实战损是什么样的。 赵国四十万大军有没有,这一直是历史谜题。不但当年战国的经济支撑不起这么多军队,而且史记记载秦军两万大军“绝赵军后”,五千骑兵“绝赵壁间”,赵军就“分而为二”,被秦军围困死了。所以目前还是倾向于赵国当时没有那么多的兵力,所谓的四十万大军,应该是不真实的。

浅谈|纸上得来终觉浅——浅谈长平之战的赵括,被误解千年的将才
文章插图
四十万人马,你出两万五千人就能把对方分割包围?你当秦军人人都是张三丰吗?所以这里的军队肯定没有这么多。那么赵括到底是昏招频出丧师辱国,还是本身就兵微将寡独木难支,这就有了很多研讨的空间了。一个纸上谈兵的成语就把人给定性才是有问题的。打败仗不少名将军事家也有。曹操有赤壁惨败,人称位面之子的刘秀也有被打的跳崖的经历。怎么赵括这个让秦卒死者过半的人就只能当个军事白痴?伤亡过半的话不足信。同样是史记,说赵国有四十万部队,又说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考虑到误差,赵国部队应该是走投无路绝大部分投降了而没有被阵斩;后面又说秦军损失过半,那么赵国是怎么做到阵斩秦军一半,自己没有重大损失,但却投降了呢?这是明显的逻辑不能自洽,所以前后都不足信。另外,白起这话是推脱挂帅出征王命的时候说的,把困难夸张一下可以理解。
昭襄王让白起打邯郸,白起不肯,自己说的:“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秦赵对峙了三年一直没有打起来,如果秦国出现大面积伤亡,只能是赵括主动出击时候造成的。战国后期,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必然之势,但是赵国还能凭借李牧拖住,甚至有过战胜秦军的战绩,我觉得不差了。
【 浅谈|纸上得来终觉浅——浅谈长平之战的赵括,被误解千年的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