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智库|蔡继明:深圳应着力解决要素市场“半城市化”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 , 最成功的经验和鲜明的特征就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探索 , 其中要素市场化改革最为关键 。 当前 , 深圳经济特区要素市场化改革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半城市化”现象、“二元市场”现象、“垄断化”现象、“行政化”现象以及“孤岛”现象
一是要素市场中存在“半城市化”现象 , 突出表现在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 , 2019年 , 深圳常住人口约1344万人 , 其中户籍人口495万人 , 常住非户籍人口849万人 , 占比为63% , 其中主要是农民工 。 深圳解决“半城市化”问题 , 主要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方面 , 通过实行积分落户政策 , 使一部分农民工成为城市户籍人口;另一方面 , 实行居住证政策 , 提高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实现全覆盖 。 但是 , 城市户籍人口和常住非户籍人口的福利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 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免费、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这“三项” , 非户籍常住人口不能享受与户籍常住人口同等的“市民待遇” 。
二是要素市场中存在“二元市场”现象 , 突出反映在深圳的房地产市场上 。 深圳房地产由两个市场构成 , 一个是正规的“商品房市场” , 另一个是非正规的“灰市场” , 类似“小产权房”市场 , 深圳称为“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 在深圳房地产“二元市场”中 , 正规的“商品房市场”和非正规的“灰市场”各占一半 , 后者的价格也是前者价格的一半 。 深圳房地产存在的“二元市场” , 其根源在于土地要素市场改革不深入 。 深圳经历了两次农村土地城市化 , 第一次是1992年 , 深圳将原特区(扩容前)内的农村土地全部转为国有 , 第二次是2004年 , 深圳将原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农村土地全部转为国有 。 深圳的二次转地引起一定的争论 , 从政府角度看 , 这是用较低的成本完成了转地 。 从农民和社会的角度看 , 一方面政府补偿不够可能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 另一方面推高了深圳的房价 , 降低了深圳制造业和创新创业的竞争力 。
三是要素市场中存在“垄断化”现象 , 比如金融市场:一方面 ,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垄断”一部分金融资源 , 导致金融市场出现错配;另一方面 , 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可能不到位 , 导致金融创新受到阻碍 。 深圳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很发达 , 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大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 实体经济真正有效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 由此抑制了市场的活力 。
四是要素市场中存在“行政化”现象 , 比如 , 科技资源的分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 , 大都由行政代替了市场 。 虽然深圳研发的投入90%主要来自企业 , 但政府仍然掌握着重要科技资源的分配 , 这些资源包括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各级政府科技资金、高校和政府投资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以及科研经费报账 , 这些都存在“行政化”的现象 , 不利于科技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