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家埃隆·马斯克,一个心系银河系的男人( 三 )


在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发展的历程中 , 除了车子本身 , 马斯克个人也十分具备话题性 。 不论是与第一任妻子贾斯汀的离婚战时 , 其妻子在博客发布的关于马斯克的负面文章 , 又或是与特斯拉支付艾伯哈德在博客上的“骂战” , 都十分吸引硅谷与底特律的目光 。 常有人会认为 , 马斯克更多的时候像一个吹牛大王 , 他很擅长鼓吹比实际产业更为厉害的事 , 特斯拉谈不上技术 , 它的基因是与马斯克一样的 , 名不符实的产品 。
不过雁过留声 , 终究马斯克以实际行动粉碎了不断涌上社交媒体的质疑声 。
2008~2012年 , 特斯拉共计卖出了2500辆Roadster , 完成了马斯克一开始制定的目标 , 也借此向外界证明了电动汽车是有趣是可以成为梦想之物的 , 它如愿的进入了大众视野 。 不可忽视的是 , 它的使命完成的背景是在美国汽车制造业与全球经济崩溃的背景下实现的 。

|冒险家埃隆·马斯克,一个心系银河系的男人
本文插图
Roadster
不妥协换来的是特斯拉的初步成功 , 第一线性原理的思考力也帮助马斯克更好的看待问题 。 除此之外 , 你也能通过特斯拉在初期的一系列行为 , 去看待马斯克的处事原则 , 他并不完全是乔布斯的替代 , 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眼界 。
特斯拉的电池进阶之路
众所周知 ,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就是电池 , 也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用户体验及安全性能 。
上文说过 , 马斯克在建立特斯拉之前并没有汽车相关经验 , 进入这个行业的初心更多的是完成自己内心的想法 。 相对应的作为车企 , 特斯拉最初在电池技术上的积累较少 , 只能通过对外采购电池 , 基于一致性、成本、安全等要素 。
为了解决电池层面的痛点 , 特斯拉在2009年决定与松下共同合作生产高密度汽车电池 , 此番合作 , 不论从技术层面、成本的维度上为特斯拉减轻了压力 , 也为特斯拉进阶全球化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 据相关资料记录 , 特斯拉一开始采用的是松下18650圆柱形电池路线 , 并自主开发了BMS电池管理系统 。 而后为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更长续航里程的需求 , 双方一再提高电池空间利用率 , 缩减成本的基础下 , 在18650电池基础上升级至217000电池 。
在电池领域 , 马斯克很显然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 从合作到想要自主研发 , 经过了重重考验 , 特斯拉也从一个电动汽车的新秀变成了领航员 。 由此也可以理解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的世界里 , 为何会总是如此热衷谈论他关于电池的想法 。 除了确保成本控制之外 , 他对技术的理解也大幅度调动起了投资者的情绪 。 在万众瞩目的电动汽车时代里 , 几乎无人可以抗拒特斯拉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