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草原牧民“甩”掉思想包袱:谁说贫穷才贷款?


金融|草原牧民“甩”掉思想包袱:谁说贫穷才贷款?
本文插图
图为敖能正在自家的奶食品加工厂制作奶豆腐 。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锡林郭勒8月23日电 题:草原牧民“甩”掉思想包袱:谁说贫穷才贷款?
作者 奥蓝 王鸣远
创业的第一桶金是“借”来的 , 这令敖能十分感概 。 家住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她是土生土长的牧民 , 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 , 跟父母一起做奶食品加工生意 。
“奶食品加工通常回款会比较慢 。 为了资金周转 , 我们向银行借了贷款 。 我和父母一共贷了70多万元 。 今年我们还通过借款扩大了奶食品加工厂的经营规模 , 新购买10多头奶牛 。 ”敖能告诉采访人员 。
不少淳朴的牧民曾将贷款看作贫穷的象征 , 避而远之 。 而近年来 , 随着内蒙古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小额贷款公司在农村牧区的覆盖 , 越来越多的牧民通过贷款尝到实惠 。
【金融|草原牧民“甩”掉思想包袱:谁说贫穷才贷款?】“无债便是富”的传统思想也在农牧民中悄然改变 , 善用金融贷款的农牧民越来越多 , 他们在乡村书写着一个又一个致富故事 。

金融|草原牧民“甩”掉思想包袱:谁说贫穷才贷款?
本文插图
图为都木达锡合作社集中购买牛饲料 。 受访者供图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敖伦毛都嘎查牧民吉木斯曾深受资金周转之苦 。 “以前每年年初要花费很多钱购买饲草料 , 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只能忍痛卖牛 。 ”
“贷款帮了我家大忙 , 现在每年年初贷款来买牲畜和饲料 , 年底卖牛之后还一部分贷款 , 第二年卖牛赚来的钱就可以用来扩大生产 。 2013年 , 我家只有7头牛 , 现在已经30多头了 。 ”吉木斯很感慨 。
“现在家里还有10多万的贷款 , 但我觉得不算压力 。 因为现在牛和羊的价格都越来越好 , 今年我家的牛犊每头都能卖个1万多 , 我们还款压力也越来越小 。 ”谈及未还清的贷款吉木斯并不着急 , “我周围很多人都是我这样的情况 , 牲畜变多了 , 大部分都有贷款 。 ”
如今 , 随着草原生产方式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 人们还贷款的方式也愈发“多元”起来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都木达锡合作社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帮牧民还贷款 。 “多年来宝力根敖包嘎查的牧民都是靠天吃饭 , 近几年旱灾让牧民不得不靠着贷款来维持生畜的草料供给 , 时间一长贷款数额也就越滚越大 。 ”宝力根敖包嘎查书记宝音巴图告诉采访人员 。
“牧户把一部分草场给合作社来维护和租赁 , 给牧民还款的钱主要来源于租赁草场和草料收割 。 ”宝音巴图介绍说 。 目前都木达锡合作社共整合8.2万亩草场 , 帮助十几家牧户还款 , 2018年到2020年每年还款金额为8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