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爸爸“地包天”,孩子也一样吗?医生:这7种牙齿不齐遗传性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每个家庭添了新成员后,好奇的大人们总爱盯着孩子的脸蛋,搜寻爸妈留下的遗传密码:
“哟,这眼睛长得像爸爸!”
“鼻梁这么高,妈妈基因到位了!”
“这尖下巴,和妈妈小时候一模一样!”
但随着孩子长大、牙齿萌出,有些牙齿不齐的爸妈就开始焦虑了。我们齿科医生便会听到这样的提问:“你说我这牙会不会遗传给孩子呢?”
牙齿不齐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牙齿不齐,也就是医生所说的“错畸形”。指的是由先天、后天因素,或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异常、颌骨异常、面部畸形等情况的统称。我们常说的“龅牙”、“地包天”,都属于错畸形。
很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在牙齿排列、颅面骨形态上,确实会继承父母的特征,它的遗传性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
畸形直接重现:在亲子间直接重现,如同“复制粘贴”。
畸形断续出现:在数代间断续出现,又称“隔代遗传”。
畸形表现不同:比如爸爸是上牙列重度拥挤,但女儿表现为前牙反。(相关图片可参考下一段)
遗传性错畸形的7种类型
下颌前突(俗称“地包天”)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骨性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牙列拥挤、牙形态和数目异常(多生牙、先天缺牙)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闭锁性深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像身高、脱发这些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特征,叫做“遗传特征”。错(牙合)畸形也属于其中一种,它还可细分为“骨性因素”、“咬合关系因素”,其中“骨性因素”的遗传性更高。
你是否听过骨性嘴突这个说法?它就属于“骨性牙颌面畸形”。关于遗传性的高低,我们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1:代表完全基因遗传;
0.5:代表50%受遗传基因影响,50%受环境影响。
有研究发现骨性因素的遗传性是这样的:
在4岁时为0.6;
【 矫治|爸爸“地包天”,孩子也一样吗?医生:这7种牙齿不齐遗传性高】在14~20岁时提高到0.9。
而咬合关系因素则相反:
在4岁时为0.5;
在14~20岁时下降到0.1。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下表,来看看口面部特征的遗传相关性:
文章插图
口面部的发育通常是遗传、环境因素在一段时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能说遗传的成分越大,治疗越困难。
孩子何时矫牙更合适?
我们当爸妈的,都不愿看到孩子因为牙齿不齐而不自信的样子,但是否要等孩子长大一些后再正畸呢?
据美国正畸协会建议:孩子首次拜访正畸医生不应晚于7岁。一方面,只有经过面诊、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孩子颌骨发育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错畸形的情况,在乳牙列期进行矫治,确实能得到更理想的效果。
比如:前牙反,俗称“地包天”。
我们一般建议4岁左右开始治疗,此时孩子配合度较好,乳牙根已发育完成,处于稳定期。5岁之后,乳牙根开始吸收,矫治受力容易引起乳牙根加速吸收而脱落。
文章插图
比如,后牙反伴下颌功能性偏斜,通常表现为“下巴歪斜”。
孩子在乳牙列完整萌出后出现这种状况,很可能是由于“上牙弓双侧狭窄”造成的。一旦发现应尽快就诊治疗,以阻止“髁突”(一个位于耳朵前侧的“关节部件”,帮助控制嘴巴的开合)发生位置改变和发育不对称。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