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进化论|突破瓶颈,苏州不甘只做“最强地级市”( 二 )


傅伟明调查发现 , 由于对现有经营模式的强依赖 , 代工企业普遍显现出转型升级愿望不强、动力不足的情况 。 而即便“大难临头” , 由于人才储备、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不足 , 他们通常存在战略性迷盲 , 对转型方向不清、方法不明 。
根据苏州现有安排 , 生产性服务业将有效赋能制造业 , 解决因长期代工而产生的“后遗症” 。
比如 , 苏州将“围绕10个千亿级制造集群 , 引进、培育一批智能服务型企业” , 目的在于加快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 , 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智造”转变 。 这些企业将提供5G、区块链等基于新兴科技、业态的服务 。
而分离企业服务业板块的做法 , 更被苏州视为将打破由于各企业封闭生产而形成的“低供给”匹配“低需求”的“低效均衡”状态 。
蓝绍敏表示 , 苏州正处于一个“大转型”的过程 , 需要摒弃传统制造业领域内的“单打独斗” ,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制造业升级的“协同作战” , “必须提升整体战斗力” 。
工业园逻辑
代工企业的“惯性” , 一定程度上来自根植于苏州制造业发展历史的工业园逻辑 。
在不少人看来 , 工业园是苏州产业发展的一笔“横财” 。
1992年 ,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先后考察无锡与苏州 , 为新加坡工业园区选址 。 当时 , 与外界对当时工业强市无锡的期待不同 , 新加坡选择在苏州设立工业园 。 此后 , 新式工业园风格便与苏州“绑定” 。
数据显示 , 到2017年 , 9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共投资156个项目 , 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000多个 , 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 。 在商务部每年底公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 , 苏州工业园区连续4年摘得综合排名桂冠 。
对于苏州 , 工业园模式既是开山之作 , 也逐渐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
数据显示 , 自2014年以来 , 苏州外商投资、固定投资与工业投资三个重要指标进入“下降通道” 。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 苏州工业园区是原因之一 。
正如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沈健所说 , 苏州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在提高 ,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很大压力 。
城市进化论|突破瓶颈,苏州不甘只做“最强地级市”
本文插图
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局
支撑苏州高速发展多年的工业园 , 为何失灵了?
2016年 , 在江苏省党代会期间 , 时任省委书记李强为苏州布置了一项任务 , 要求对标深圳、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与杭州滨江4地展开学习 。
在《苏州日报》对杭州滨江的探访稿件中 , 不乏对两市产业发展模式差异的记录 。 其中写道 , “一个深刻的印象是 , 这里几乎看不到连片的工业厂房 。 在钱塘江南岸 , 更多的是连片高大密集的写字楼 , 其中很多都是以创新研发为主的企业总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