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事关94万亿市场!资管领域重磅报告发布,建议将银行资管的过渡期再延长两年( 二 )


《报告》认为 , 资产管理机构同时为双方服务将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 , 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 打开了利益输送的方便之门 , 加剧了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 不仅侵害投资方的利益 , 严重的涉嫌欺诈 , 还会导致交易价格失真 , 影响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
三是私募产品公募化 , 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 , 一是指私募产品在募集范围上冲破了合格投资者底线 , 涉及社会公众;二是指在产品形态上对私募实施标准化管理 , 压低私募产品的风险偏好 , 使其风险收益特征与公募趋同 。
《报告》认为 , 私募产品公募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合格投资者门槛调整滞后、私募资产管理机构大量开展零售财富管理业务等 。
四是市场主体行政化 。 《报告》指出 , 由于监管部门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未完全到位 , 仍然留有计划经济时代主管部门的印记 , 处于“半监管、半主管”的混合态 , 导致资产管理机构等市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经营自主权 , 出现行政化的特征 , 对市场主体的组织架构、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投资决策等进行指导和规定 , 将市场主体的分散决策部分改为监管当局的集中决策 , 有违发展市场经济的初衷 , 降低了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
《报告》提出三大建议:
将银行资管的过渡期再延长两年
那么 , 关于资管市场 , 《报告》又提了哪些建议?
《报告》认为 , 由于监管制度的差异 , 导致我国资产管理机构在数量、结构和经营模式上都和国外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 一是重视审慎监管忽视行为监管 , 在准入和日常管理中提出较高的净资本要求 , 导致市场主体数量受到抑制 。 二是用机构监管理念取代功能监管 , 资产管理机构按产品划分类型 , 资产管理机构缺乏市场竞争力 。 三是用行政管理取代市场化和法治化监管 , 弱化了市场主体的公司治理和市场约束作用 , 导致行业经营模式高度同质化 。
关于建议方面 , 《报告》认为 , 一是优化影子银行治理方案 , 实现业务规范转型的平稳过渡 。
《报告》指出 , 银行理财子公司要坚持新老划断 , 干净起步 , 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资产管理机构 。 多措并举防范化解老产品和老资产风险 , 统一明确过渡期延长两年 , 并以产品端为标准确定压降进度 , 多渠道处置老资产 , 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 。
《报告》认为 , 监管规则统一后 , 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当转为公募基金业务资格 , 新增公募业务以及符合条件的存量公募银行理财产品应当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法》要求注册为公募基金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及其公募产品从而依法纳入《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调整范围 , 新增公募产品与公募基金拥有相同的法律身份 , 均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 对于具备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且公募基金业务超过一定比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予以政策激励 , 取消或优化净资本相关管理规定 , 优先考虑社保资金管理人 , QDII 和 QFII 等各项业务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