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岚峰|搞科普,千万别错过这个内容创作风口


袁岚峰|搞科普,千万别错过这个内容创作风口
文章插图
撰文 | 伊一
编辑 | 杨博丞
当李永乐、罗翔、巫师财经等人不断涌现在内容创作领域时,人们发现,如今仅仅是短视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内容消费上的需求了。
根据《中视频创作人职业发展报告》中显示:近一年高频消费中视频的用户达6.05亿,网民渗透率64%,即每5个网民中就有3个用户高频消费中视频。
用户的求知欲影响创作者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知识索取的诉求正在不断提升,并且伴随着视频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利用互联网视频进行学习。在信息获取的诉求下,中视频成为用户新的观看需求。
袁岚峰|搞科普,千万别错过这个内容创作风口】所谓“中视频”,指的是时长为1分钟至30分钟的视频内容,其特点是视频呈现方式绝大部分是横屏,相比于短视频可以模板化快速复制,中视频领域的PGC(专业生产内容)部分占比更高,需要创作者投入更多精力专门制作。
西瓜总裁任利锋曾公开表示,中国用户每天观看中视频的总时长已超过短视频时长的一半,且是长视频时长的两倍,这一数据仍然在快速增长。
物理老师李永乐自2017年在网络上发布第一条视频开始,他的观众就不再只是高中生。5年的时间里,李永乐在西瓜视频上坐拥了1315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 2000 万次。
在他的科普视频里,话题紧贴热点。《我不是药神》上映时,李永乐从药理作用到仿制药的生产标准讲解格列卫为什么这么贵;网络流行“立扫帚挑战时”,李永乐开始现场演算,讲解地球引力是否真的会变化;新冠疫情爆发时,他开始科普冠状病毒为什么这么致命。
从 40 米大砍刀下逃跑需要几秒时间、股市中的散户为什么容易亏损、在北京摇号和上清华哪个更难……这些话题在李永乐老师的视频里都是数学物理问题。
他并不是个案。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在做“简单科普”工作而上热搜,他14岁就上中科大,23岁博士毕业,被不少人称为“天才少年”。但现在,他以一个知识类视频创作者的身份,在西瓜视频上,有着超过300万的粉丝。
2015年3月,中科大实现了量子瞬间传输技术重大突破,类似电影《星际迷航》里的传送术,读者们听起来不明觉厉,媒体报道因为专业度的问题,也解释不清楚。袁岚峰采访了身边的同事,查阅了无数资料后,发出了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科普量子瞬间传输技术,包你懂!》,瞬间引爆了全网。
2018年,“科技袁人”账号正式在西瓜视频上线运营,几年间,袁岚峰也在研究员的身份之外,多了一个知识视频科普者的标签。他说,“整个科学事业,科研和科普两件事情都重要。有的人去向前推进,获取新的知识,那么就有人去把新的知识传播开来,把科学的价值观传播开来,然后吸引更多人来支持并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
中视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中视频的出现,恰恰给这群创作者提供了这样一个内容载体和传播渠道。对于知识专业型内容创作者来说,无疑释放了一个更大的知识创作红利的信号。
但这些专家、知识型创作者来说,其在知识上的积累、内容输出是长项,视频剪辑、视频时代内容节奏的把握、账号运营等具体落地层面,却缺乏一定的专业度。对于商业变现和广告收入,更是不在他们此前所熟悉的范围内。
各大内容平台似乎也已注意到这个趋势,去年起,西瓜视频、抖音、B站、百度、腾讯等平台纷纷开始发力中视频,鼓励知识创作。
6月7日,西瓜视频再度联合抖音发起中视频伙伴计划,通过西瓜创作平台、西瓜视频App、抖音中西瓜视频小程序发布的1分钟以上原创横屏视频,可享受西瓜视频、抖音、今日头条的创作收益。此项计划发布后,平台分成为视频本身付费,不需要作者考虑其他变现形式。让内容创作者专注于做好内容,给好内容以相应回报。
这也是抖音首次公开宣布流量分成计划,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此外,该计划还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系列创作工具和运营支持。西瓜视频总裁任利锋表示,中视频时长更长,信息密度更高。在生产成本和内容制作上,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视频创作者需要更多支持——便捷的创作工具、好的创作环境以及更高的经济回报。
如白岩松所说,随着5G和用户视频消费需求的培养,中视频将更有利于更密集信息量、更带有创作者思维表达的优质内容产出,成为新的内容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