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者|远望资本田鸿飞:破解平台抽佣的困局( 二 )
这主要源于Shopify与Amazon之间最大区别,在于Amazon是一个“百货商场”,商家只要支起摊位,投得起广告和产品够好就有顾客上门,因为亚马逊拥有着单月访问量25亿的巨大流量优势。所以亚马逊理所当然会从商家的每笔成交订单里抽成,因为佣金本质正是流量和渠道成本。
而Shopify更像是一个电子商务工具,赋予商家低成本建站的能力。但问题是开店简单,运营难。商家最大的挑战是要靠自己去引流吸引顾客,自己做私域流量,取决于商家的营销能力,这个成本可能高可能低。但是,相对于亚马逊和淘宝的流量成本,自有流量的成本是一次性支出的。
所以通过Shopify例子可以看出,消费者和商家经过多年的互联网教育,数字化消费和使用习惯已经升级完成。因此,破解平台抽佣困局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建立一个去平台化的信息分发和匹配网络来实现。
其中核心是在这个网络中消费者和商家如何找到对方?由于是去平台化的平台,那么这个网络需要基于经济的自我驱动激励机制,来吸引消费者和商家来使用。考虑消费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寻找服务提供者,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服务提供者如何来吸引消费者。
先回到亚马逊和Shopify的例子来看,独立站的商家获取用户的主要渠道是Facebook,其提供了详细的消费者背景信息。这个信息虽然不如亚马逊的有明确购物欲望的消费者更有效,但是对于探索式购物的消费者的转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比不差于亚马逊。
这种匹配方式从依赖于亚马逊匹配变成了基于Facebook匹配。区别在于,Facebook不卖商品,因此和商家不存在本质竞争,而且购买用户一定程度上从Facebook用户变成了商家自己的注册购买用户。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演化,基于p2p网络的传统的网盟,商家直接可以互相推荐客户和共摊云计算基础设施,那么就可以达到完全的去平台化的信息匹配。
假设这么一个场景,每个餐馆到店提示的美团商家海报,换成了大联盟海报(商家由此成为了线下的网络节点)。用户注册下单变成商家用户的同时,变成了大联盟的用户,由于这个用户是由这个商家获取的新用户,那么这个用户在大联盟体系内的消费,这个商家将获取一定比例的提成,这个提成的比例随着时间递减。这种机制下,可能会出现望京SOHO楼下的职业推广员,只赚取这个分成,成为币圈俗称的矿工。这样解决了商家拉新的问题。
那如何解决帮助消费者找到合适商家的问题呢?这需要依赖于消费者的主动反馈和被动反馈,主动反馈主要是消费者的点评,被动反馈主要是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和相互之间的推荐和好友关系。所以我们需要激发消费者对消费体验点评,并鼓励消费者将好的消费体验推荐给好朋友。因此这个去中心化的信息网络需要奖励这些行为,为这些行为奖励积分,俗称消费就是挖矿,推荐就是挖矿。
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基于积分体系,积分不能兑换法币,但是可以用于网络内商家的消费或者推广消费。比如,某个商家可以将自己赚钱的积分用于奖励为他带来消费用户的用户或者商家。
所以,总结来说,破局的答案在于SaaS服务,去中心化的信息分发网络,和服务提供者的数字化转型。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不止在网络上对接产品和服务,还要成为节点,成为网络成长壮大的建设者。这样他们才能分享网络成长的收益,而不是陷入像以往中心化平台那样的高额抽成困境。
作者2018年写了一系列文章,阐述了《关于用户隐私是互联网反垄断的开始》、《区块链火爆的背后是互联网行业缺乏创新的焦虑》。过去的3年里面,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全球监管者的注意,一方面平台方囿于自己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庞大的投入无法降低成本和保护自己的利润不愿意放弃垄断利益;另一方面,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对平台的容忍度已经到达了极点。也许,去平台化的商业模式的新经济公司正在孕育之中了。我相信下一代的巨头企业会是自驱动去平台的社区自治网络。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 芯信安电子|“芯信安电子”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 融资丨端到端通用AI智能制造平台提供商「依瞳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卓源资本领投
- 超声|人工智能超声企业“深至科技”完成近亿人民币C1轮融资
- 苹果|苹果资源机(BS机、富士康机)到底能不能入手?真是性价比首选?
- 裁员|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 医疗器械|柳叶刀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 SpaceX|5000万美元,投资SpaceX造火箭,亏它们想的出来
- 京东物流|极兔再获融资,菜鸟、京东物流还好吗?
- 爱奇艺|爱奇艺大裁员背后:6年融资500亿,现金流依然紧绷
- 高瓴创投|高瓴创投领投,新消费SaaS服务商FLIPOS完成1.6亿元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