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学杂志如《人民文学》《收获》为啥不搞电子阅读

暂时没搞,不一定未来不搞。iPad + newstand 是报刊界的革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南作为厚实的纯文学杂志,已经登录 iApp 了。体制内的杂志也会慢慢尝试新技术、新媒介的。内容已经生产出来了,多些传播媒介,多些受众用户,何乐不为?当然,迟钝、陈腐、保守甚至傲慢,是体制内出版物的通病。市场的小众、狭窄,也是另外一个问题。但都不是阻碍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理由。此外,就使用体验而言,文学杂志适合长时间阅读。短期而言,不必为纸本的生命力过于悲观。至于数字化生存,还是 e-ink 更舒服。比如 kindle。彩色的画报类的报刊,当然是使用 retina 屏幕的 iPad 更棒啦。
■网友的回复
老牌期刊多多少少都是有傲气的吧。在他们眼里网络上的东西可能还是不入流,不配称为文学。况且搞电子阅读无非是提高知名度与受众数量,这方面感觉他们没多大愿望。另外人手也是问题,《收获》封底不是有”本刊因人手问题,来稿一文不退,请自留底稿“吗?他们无意扩大市场。纯文学这种东西,十几亿人里有几万个人愿意看就够养活他们了,况且人家也不靠买书赚钱,《收获》由上海市政府拨款,《人民文学》直接和茅台合作。市场前景,听说《诗刊》的订阅量现在只有几万份,最多是百万。况且party的喉舌,可能不能很好反映大众诉求,乡土题材占了大多数。前几天的《羊城晚报》有对《人民文学》前主编的采访。( http://culture.ycwb.com/2012-07/20/content_3880266.htm )可以借鉴。
■网友的回复
同意前面 傲气 这个说法。像题主提到的这两本杂志基本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前沿阵地。即使在杂志报刊发售这么不景气的今天,随便翻一翻它的任何一本,里面选登的文章秒杀一切在售的腰封上写 某某、某某某联名推荐 的青春小说、畅销小说。它的影响力通过之前长时间的积累放在那里,是很多新生代杂志无法比拟的。看《收获》比较多,因此以下回答均以《收获》为例。从最初的巴金、老舍、冯骥才、王蒙,到现在的张抗抗、余华、苏童、王安忆、我女神严歌苓,有不少作家的成长离不开这些优秀杂志,这是杂志编辑对文学的一种坚持。说他傲气,有多傲气?2015年第2期最后一篇长篇严歌苓的《护士万红》,两个月后才正式出版,并更名为《床畔》。我没有买,毕竟2月我已经花15块钱在《收获》看完了女神新书并且还看了另外几部优秀的小说。是的,这一切,只要15块钱。很多作家已经习惯于新的作品先投稿给《收获》再出版。所以随便举个例子,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兄弟》,苏童《黄雀记》,贾平凹《秦腔》《浮躁》,王安忆《长恨歌》,王朔《我是你爸爸》…全部都在《收获》刊载过,我就问你还有谁!要是我我也傲气!为什么傲气的杂志就不能出电子版?因为本宝宝专注中长篇小说三十年啊!中长篇啊,手机上看完眼睛不会瞎吗?即便用kindle,地铁公交上这些碎片时间真的不太适合看这种长篇吧……短小精悍故事性强或者条理清晰的干货才比较合适。另一个理由,这些杂志的高品质来源于杂志一直以来的创办主旨,纯文学。真的24k纯文学。研究表明纸质书与电子书相比更能引起读者对内容的思考(哪个研究忘了,之前在看的,研究结果我也是复述了个大概意思,原话不记得了。原谅我是个不严谨的人)电子化是趋势,没错。所以实际上这些杂志是在变革的。比如《收获》也有了微信公众号。不会直接转发杂志内容,而是发些周边。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