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做促销,拉一波销量;
- 比如搞培训,加强工作能力;
- 比如做清仓,把库存尽快甩出去。
其次,要收集清楚,每一个业务动作的目标和结果,这样能方便评估“指标波动是否达成业务预期”。这是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一定要标红加粗记下来。
主动行为且指标波动达成预期的情况下,业务是不会纠结的。达不成预期的时候,他们就会很想知道:“到底差在哪里?”这时候拿着业务期望值找差距,就很重要,如下图:
文章插图
对于达成业务期望的,无论波动范围多大,都属于可接受。既然是主动引起的增长/下跌,肯定是指标变化越大越好。对于未达成期望的,要看期望值差距,差距部分才是要分析的波动值。
3. 第三步:量化外部影响有很多波动是可收集的外部行为导致的,比如政策限制、天气、对手等等。注意:外部因素有很多不能收集到数据,落实影响。也有很多,即使知道了影响,也没法干啥事——总说下雨影响业绩,那也不能烧香求龙王吧。
因此,对外部影响,评估其波动大小,不要看一天的绝对数,而是要测算该影响预计持续时间,推算在这个时间内,总共产生的影响值,这个数值才是衡量波动的标准。
文章插图
4. 第四步:其他意外波动是否有既不符合规律,又没有业务主动动作,又没有外部因素,数据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发生波动的情况?有!这个时候应首先定位波动发生点:
- 全局性波动,还是局部波动
- 持续性的,还是突发性的
- 波动数值,大还是小
锁定问题点后,可以结合指标的属性,思考对策(如下图)。
文章插图
- 针对硬指标波动:只要硬指标未达标,就是重大问题。考虑采取措施,保住指标;
- 针对软指标波动:只要关联的硬指标没崩,就不是重大问题。不纠结一朝一夕的波动,集中精力发现深层原因;
- 针对边缘指标波动:不用害怕!想扭过来分分钟的事。
不然不分轻重缓急,只是自己在慢悠悠的“拆解数据-拆解数据-拆解数据”,不是被嫌弃“小题大做”“我早知道了”就是人家业务已经把问题处理完了,这边数据分析报告还没好呢。
四、为什么永远有人纠结波动小结一下:想沉着冷静的应对指标波动,需要的是以下两点:
1. 业务部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 清楚哪些是硬指标、软指标,哪些是边缘指标;
- 清楚自己的行为能对指标影响到什么程度;
- 清楚短期、中期、长期自己能干啥;
- 清楚自己的短期做的事是否达成了效果。
- 哪些是业务主动行为,他们想做到多少;
- 哪些是规律性的变化,范围在什么水平;
- 哪些可量化外部因素,到底能带来多大变化;
- 哪些是异常变化,存在于什么位置。
文章插图
数据部门一不懂指标业务含义,二不知业务在干什么,三不知规律如何量化。只会拿个指标和性别、年龄、地域、渠道等等一通交叉,摆出一堆柱子,哪根短了就大喊:“波动都是因为这根短了!”还美其名曰:“多维度拆解法”,还写成文章在网上到处毒害新人……
所谓盲人骑瞎马,大概就是这个感觉。至于指望着“从头、腾、阿公司,请一个高级数据科学家,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一张嘴就天知地知”,则已经是病入膏肓指望着救命仙丹的想法了。
- 量化业务目标与业务行为
- 梳理业务逻辑并归纳为报表
- 总结历史经验与发展趋势
- 评估现状,测算差距
- 提升DAU,数据分析要怎么做?
- 范文|数据分析师,年终述职报告模板来了
- 数据挖掘|一文讲清: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到底有什么区别?
- 阿里巴巴|vivo&iQOO双十一终极攻略!抓住双十一的最后一波福利绝对不亏
- 企业|为什么企业网站建设时,要做好网站历史数据分析?
- VR|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华为“杀入”元宇宙!这些潜力股有望翻10倍!
- 数据|大数据分析,到底在分析什么?
- 策略|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 双11|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RFM模型和数据分析拆解业务问题
- 双十一|2021双十一手机终极榜单成绩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