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指标波动的情况,那么,判断指标波动大小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本文作者为我们分析了指标波动的本质,总结了指标波动的三类业务含义,希望看后对你有所帮助。
文章插图
“分析下今天的波动”是数据分析师最常听到的任务。也是最头疼,最纠结,最难搞清楚,还得天天搞的任务。
- 下降1%,算不算波动大
- 下降5%,算不算波动大
- 下降10%,算不算波动大
- 下降50%,算不算波动大
一、指标波动的本质【数据分析终极一问:指标波动有多大才算是大?】举个简单的例子,体温37.4度VS体温36度,只有3.9%的波动,可真要在测温点被发现体温37.4度,估计马上被保安请出去。为啥?因为人们怕的不是5.5%波动,而是怕新冠!体温37.4度表明:有可能有病毒!这才是人们真正怕的东西。
所以:指标波动不可怕,指标波动代表的业务含义才可怕!脱离业务含义谈指标波动就是耍流氓。理解这一点,才能继续讨论。
二、指标波动的三类业务含义1. 第一类:硬指标波动有一些指标是刚性考核业务部门的,比如:
- 考核销售:业绩、回款
- 考核商品:库存、毛利
- 考核客服:接听、投诉
背刚性指标的部门,对波动最敏感,并且锱铢必较的就是他们。硬指标不达标可能直接意味着挨骂、扣钱。所以硬指标波动特别受关注。
2. 第二类:软指标波动诸如注册用户数、用户点击率、转化率一类指标。
这些指标往往是通往业务结果的过程,就像得先有注册用户,才有后边的浏览、加入购物车、消费一样。软指标上升下降不见得是问题,有可能是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如下图),有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变化。
因此,软指标的变化不会直接引发业务动作。人们更多关心: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会不会对硬指标有潜在的影响。这种纠结的情绪,会让分析格外麻烦。
文章插图
注意:硬指标和软指标的区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会考察“用户增长”,这时候注册用户数就是个硬指标,逼着推广部门完成。因此区分硬指标和软指标,要看部门具体KPI要求。
3. 第三类:边缘指标波动。诸如满意度、知名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有共同特点:
- 本身是抽样调查得来的,非全量统计。意味着抽样方法、问卷方法、调查时间等非业务动作,也可能影响到结果,它不能直接反应业务问题。
- 与硬指标、过程指标关系不大,或难以直接验证结果。比如满意度,满意度高是不是意味着100%购买,不见得;满意度低,是不是意味着不买?也不见得。
- 人为操作影响大。比如换一种抽样方式,立马结果变化。比如硬砸一波广告/优惠,数值立马提高。
了解了三大类型以后,在应对指标波动的时候,就有方向感:硬指标>软指标>边缘指标,按这个顺序抓重点,不要面对一屏幕指标高了低了,急的直挠头。有了主次之分,就能进一步考虑判断大小标准。
三、判断波动大小的标准1. 第一步:剔除伪波动有很多波动是自然波动:
- 比如周末、节假日、工作日之间的交易额区别;
- 比如产品上市、热销、退市的用户数变化;
- 比如公众号发文以后7天内阅读衰减。
文章插图
发现规律以后,只要符合规律的波动,一律是伪波动!伪波动即使波动数值再大也不用慌,都是常事。但是逆规律而动的,则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无论波动大小,都是重大变化,都得小心观察。
2. 第二步:量化主动行为有很多波动是业务主动引发的:
- 提升DAU,数据分析要怎么做?
- 范文|数据分析师,年终述职报告模板来了
- 数据挖掘|一文讲清: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到底有什么区别?
- 阿里巴巴|vivo&iQOO双十一终极攻略!抓住双十一的最后一波福利绝对不亏
- 企业|为什么企业网站建设时,要做好网站历史数据分析?
- VR|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华为“杀入”元宇宙!这些潜力股有望翻10倍!
- 数据|大数据分析,到底在分析什么?
- 策略|运营数据分析,怎么做才有深度
- 双11|手把手教你如何利用RFM模型和数据分析拆解业务问题
- 双十一|2021双十一手机终极榜单成绩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