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网瘾?还是陪伴缺失?当16岁少年走进网络成瘾门诊……( 二 )


接近下午3点,预约系统里显示,还有一个青少年挂了号,但一直没现身。“我们这儿的特点就是这样,挂了号,但是孩子不一定能来。”周二,盛利霞上午是成瘾门诊,下午是网络成瘾门诊。
精神科大夫有一个特点,复诊的病患特别多,有些甚至保持了长达20多年的良好医患关系。上午来复诊的病患,经常会和医生有类似拉家常的聊天。最近找到工作了,刚刚股票涨了,过几天要结婚了……医患之间像朋友般熟悉融洽。
有戒除赌瘾的患者,一进门,就主动掏出“作业本”,给医生看完成的“家庭作业”。上面是赌博造成的影响,一条条写得清清楚楚。患者主动说:“写完,感觉再不想碰这些东西了。”
医生忠告:嘘寒问暖不是交流微信群曝光适得其反
而下午来门诊的“网瘾少年”,有些不一样。
很多家长一进门,说起孩子的情况,只认为他们是爱玩手机、不想上学。他们来到精神科,却时不时地问:“孩子应该不是精神问题吧?”
多数家长也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游戏、手机、赌博等非物质成瘾,是没有特效治疗药物的。只有情绪问题,需要药物治疗。非物质成瘾,主要靠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盛利霞说,很多的“网瘾少年”,都来自缺乏父母陪伴和有效沟通的家庭。
嘘寒问暖并不是交流,而更像是一种督导。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俯下身子”以朋友的姿态和他们聊天,才是真的交流。
至于智能手机、电子游戏、社交软件,盛利霞认为,作为工具,它们本身并没有错。“我们成年人,有时候工作烦闷,写材料写不下去,也会拿起手机来放松一下。这没什么。关键是,青少年本身自控能力就差,需要家长引导。”
高二学生小亮,每天晚上放学回家,躺床上已经11点了,再玩一个小时手机,家长受不了。他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学校期间,因为学习任务过重,导致放松时间不够。回家玩一会手机,虽然疏解了情绪,但睡眠时间又受进一步挤压。
小亮在高一经历了一段超高强度的学习。疫情突如其来,只能在家上网课,强度突然降低。原本紧绷的神经,松了。他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把注意力投放在手机上。到了高二,回到学校,课程又紧起来,压力骤然变大,无法适应,情绪开始波动。
当老师发现小亮的问题,就在微信群里点了出来。家长看到群里的信息,开始责怪小亮,这进一步导致小亮情绪低落,不愿与家长沟通。“以前,没有微信群,哪个孩子在学校学习不好、表现不佳,最多单独约家长去学校。这实际上保护了孩子和家长的隐私。不像现在,在微信群里可以了解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看病,都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好在,教育部已经开始重视这类问题,禁用社交软件布置作业,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刚刚结束的两会,也有很多声音建议,不再要求家长在微信群里打卡、投票等。
盛利霞说:“以前的孩子跑到外面,跟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就把情绪宣泄了。现在也应该鼓励他们多走出去,给他们创造走出去的条件。”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