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点|产品经理需求内审如何一稿过

编辑导读:产品需求方案在提交给开发评审之前,一般产品内部会先进行评审,评估需求的合理性。很多产品新人在内审的时候,自己的需求方案就一遍遍被否决,信心大失。本文作者分享了一套需求陈述逻辑链,一起来看看吧。
需求点|产品经理需求内审如何一稿过
文章插图
一般产品团队日常管理中都会有需求内审环节,在进开发评审前,产品内部先进行方案评审。主要目的是评估需求合理性,把控pm的产出质量。
很多产品新人内审的时候没有自己的陈述逻辑,被argue了也不知道具体原因是啥,自己迷迷糊糊中,整个方案就全部被推翻了,非常可惜。
内审不通过,除了时间和精力被浪费,更严重的是,通不过内审,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就相当于没有产出,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对于个人在团队中影响力的建立也很不利。特别是上级比较严厉的话,对心态影响也非常大。
今天分享一个制胜的需求陈述逻辑链,我做产品经理多年,靠着这套逻辑基本内审都是一稿过,并且自己也获得各个领导的认可,有时候即使有些问题,大家也能聚焦到具体环节里讨论问题,不会出现整个方案被推翻的情况。
一、建立认知,换个角度看内审新人在内审中,容易犯两个错误:
第一是思路跳跃,先说着a突然跳到b,a和b之间什么关系也没交代,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第二是直接拍一个方案出来,没有前因后果,让没有背景信息的人直接对一个简陋的线框图做判断,方案当然容易被否。
首先我们要对内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内审其实是汇报汇报场景,老板没时间跟需求,作为执行的同学替老板做思考和产出,然后拿给老板来审核。所以不光要讲最终方案是怎样的,还要讲你是怎么思考的,所以要重现思考过程,采用一步步推导的讲述方式。一步步讲完后让老板感觉到思考的很对,靠谱,放心,就达到理想效果了。
(悄悄地说,这种汇报逻辑小到需求内审,大到以后晋升,跟大老板做业务汇报等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要好好练习精进哦。)
所以你需要展现和陈述的,是你的推导过程。既然是推导过程重点就是逻辑链是顺畅的,每一步的推导理由都是充分的,能站得住脚的。
在讲需求的时候的适用的推导逻辑是:

  • 我们为什么做这个需求:需求背景,需求收益预估
  • 我们为什么能达到这个收益,陈述方案及方案推导过程:
用户场景——>用户遇到的问题,亦即产生的需求——>我们选择解决啥——>如何解决,也就是解决方案(竞品如何满足,我们如何满足)——>最后陈述我们的收益预估逻辑——>成本——>里程碑拆解。
这种一步步推导的方式容易让听众跟上陈述者的思路,听众的体验比较好,整个过程就会很顺利,现场氛围也更好。
另一个好处是,即使有些听众有异议,也可以询问哪里不清楚来定位环节讨论,不会稀里糊涂整体推翻,也能帮助新人产品经理查漏补缺,快速成长。
那下面就来逐步说一下每一步如何做,以及注意事项:
二、为什么做这个需求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阐述需求的来龙去脉,同时要阐述需求的必要性。有些同学很老实,项目背景讲完大家觉得平平无奇,好像做不做都可以,是不是就容易被否掉。
常见的有三种类型:来自业务方,产品自己提的需求,来自用户反馈。描述重点分别如下:
  • 来自业务:基于业务上什么业务背景,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需要这样一个功能。需要有信服力。
  • 产品自己提的:基于提高什么指标,这个需求的来龙去脉,之前在需求池的吗,在的话之前的优先级是怎样的
  • 用户反馈:有多少用户反馈,反馈了多久,还原用户场景
避坑建议:
无论需求来源是什么,产品经理作为产品的O,一定是要有自己决定做这个需求的理由,即使是别人提过来的,也是别人提议,产品经理经过思考后认为可取,决定采纳。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产品经理是被公司制定对产品负责的人,需求的出口只能是产品经理,否则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话,产品很快就变得不堪入目了。
有一种情况可以例外,就是业务方作为主O全权负责的时候,例如销售提了个销售工具的功能需求,但也要加入产品自己的思考,并且需要业务方给到明确的数据提升作为承诺才可以。
2. 需求收益预估所有的需求目标都要归到业务指标的提升上,并且是对部门季度okr中重点指标有提升,才可能获得比较高的优先级,对于产品经理的成长价值也才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