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雅培卷入“细菌门”背后:在中国县城,洋奶粉败给了飞鹤们( 二 )


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原食药监总局共批准了约200家工厂的1000多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与注册制实施前市场上超过2700个配方相比,锐减了1000多个。
贴牌、代加工、假洋牌和杂牌产品被逐步清出市场,在以小品牌为主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配方奶注册制的实行带来了大量的市场空白。在中国奶粉行业经历大洗牌的同时,也给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双方的力量对比带来了新的可能。
国产品牌|雅培卷入“细菌门”背后:在中国县城,洋奶粉败给了飞鹤们】“配方奶注册制等奶粉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粉行业的门槛,行业竞争力得到加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也惠及了诸多国产品牌。”宋亮告诉时代财经。
乳业专家王丁棉则对时代财经分析称,现在进口奶粉在国内市场中仍占据主流位置,而国产奶粉的份额能够得到回升,归结于奶粉新政后,大量国内企业洗牌离场、众多外资品牌被挡在中国市场门外,客观上为符合条件的国产品牌腾出了市场空间。
为保持增长态势,国产品牌也相继进行并购和海外业务的布局。其中,伊利和雅士利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设立奶业基地;蒙牛引入丹麦Arla系列奶粉,并收购了澳洲网红奶粉品牌贝拉米;澳优则收购了荷兰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
国产品牌也觊觎外资品牌手中的“香饽饽”,开始向高端奶粉发力。
现阶段,市场上高端奶粉主要以有机奶粉及羊奶粉为主。2019年年底,君乐宝率先推出A2蛋白奶粉;2021年7月,飞鹤收购小羊妙可,以此加码在羊奶粉产业链的布局,加速抢占羊奶粉市场先机。
相比之下,不少外资品牌则开始“逃离”中国市场。
2021年6月,国际消费品巨头利洁时以22亿美元的价格将美赞臣大中华区的奶粉业务出售给了春华资本。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则在2020年宣布出售位于山西应县和河北玉田的两个全资牧场和一家合资牧场股权,并持续减持其在贝因美的持股比例,逐步退出对贝因美的投资。
同为全球奶粉巨头的雀巢和达能,其在中国地区的销售近两年也都呈现出疲软之势。
国产和洋品牌到了硬碰硬的时候眼下,中国奶粉市场的竞争仍未达到国产品牌反超外资品牌的局面。实际上,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双方在中国市场的角力已经进入胶着期。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20-2025年,零售销售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1%,至2025年将下降至76.49万吨。
“这两年,头部国产品牌之所以能够替代一些外资品牌,除了它们自身的原因,其实还和疫情有关。在这期间,很多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安全性有顾虑,同时也缺少稳定购买进口奶粉的渠道,他们倾向选择国产品牌。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李晨对时代财经表示,最近,部分外资品牌销量下滑的趋势有所放缓,甚至个别品牌开始回暖。
国产品牌|雅培卷入“细菌门”背后:在中国县城,洋奶粉败给了飞鹤们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州一家母婴店的老板孙珊珊告诉时代财经,一些头部国产品牌销量依然稳定,但整体动销稍有下滑,“明显感觉到最近一年,国产品牌做活动促销的次数变多了”。
进入2022年,国产品牌纷纷上调销售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115亿元销售额的飞鹤将2023年的营收目标锁定在350亿元;澳优旗下的佳贝艾特提出在未来10年销售额从30亿元增长至100亿元,另一奶粉品牌能力多则表示,到2023年,销售额要翻倍至40亿元。
李晨认为,随着新生人口越来越少,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的业务都面临挑战。未来几年,国产品牌的增长空间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在一二线城市对外资品牌的替代。“国产奶粉的红利基本上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现在想要揽客,就必须和外资品牌硬碰硬,大家一起比品牌、比产品、比服务。”
宋亮则告诉时代财经,总体来看,外资品牌在品牌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力尤其高,且在消费者教育和品牌教育方面能力很强。“在以上方面,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奶粉消费已经非常市场化,国产品牌还有超车的机会。”宋亮称。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晨、孙珊珊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