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需求池和版本树,相生相持,铺垫产品成就参天大树( 二 )

版本|需求池和版本树,相生相持,铺垫产品成就参天大树
文章插图
需求池和版本树豪华版本
1. 需求整理信息大爆炸时代,相比于信息匮乏年代的信息内容缺乏,信息的堆积和冗余并不会更简单更容易处理。经过需求池构建六个维度的信息收集,关于产品设计,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而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来真实需求就十分必要。
需求整理,是对需求信息的遴选,是把非必要的需求信息剔除出去。
需求挖掘中,对需求进行层次划分,细分为伪需求、表层需求、真实需求、兴奋需求、深层需求。其中伪需求、表层需求,就是最没必要的需求。这些只是用户痛点的遮盖布,我们都没有看到真正的病痛表现。
真实需求,就是直观的展示,看到的就是需要的,这种需求就需要再度识别,或许头疼就真的只是头疼。而对于兴奋需求、深层需求,就是掩藏在头痛下的根本,挖掘到根本,最后实现的产品才会真正接近用户的需要。
头疼若不是头疼,可能只是需要你的关心,那就是兴奋需求。不需要管什么头疼,对她呵护备至、疼爱有加,她的头疼就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产品的价值!头疼若不是头疼,而是其他脏器损坏的痛觉转移,那就是深层需求。不管如何去医治头疼,最后不解决脏器的问题,头疼问题就算解决,也还有其他疼痛问题。
常见的说明,都会是更快马车的真实需求,这里换工作的生活例子看看。老板需要日周月报?是需求,是真实需求,但只是需求的表象。老板需要的是日周月报,但其实他更需要的员工的有效工作权衡证据,若是及时反馈任务进度,及时反馈异常信息,那日周月报还需要?
或许这还不足够,老板为什么需要进度,为什么需要他来监督进度?因为进度不如预期,至少在之前的所有工作中,进度都不如预期,或者说是,常常他以为是这样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在深挖一点就是,他没有安全感,他不信任,那么是谁给了他不安全感呢?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不匹配?是项目安排执行不够精准?这估计就是职场,需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的根本原因吧!
替换日周月报,更好的是目标、状态、进度、预期执行结果的统计表。本周正在做XX竞品分析,正常状态,进度50%,预期明天中午十二点结束。
2. 需求筛选经过需求整理,所留下来的需求都是真实的需求,百川终到海。而所有的需求又需要排列顺序,从而决定哪些需求优先做,逐渐形成需求的金字塔。
其中筛选的重要条件包括,需求的重要性,需求的紧急度,影响范围、安全性、时间要求、技术难点等要素。依据产品的不同的阶段,公司发展的状态,产业所处的行业,当前的生产环境等会给与需求不同要素不同的比重。
整体回馈,还是要依据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的原则来设定。
技术难度、安全性会在很大程度成为一票否决权的情况,需要优先确定。之后依据重要度、紧急度、时间要素等综合,按照数字打分的方式对需求的权重进行数字化,从而辅助决策。
同时,在公司进行重大决策,重大变更时,也会协调相关的人力资源倾斜来实现,从而让项目管理落地到实处。实际的情况就是,当前要做的内容多,重要性都高,且最好都一次性上线,在这种高度挤压集中的情况下,产品就更应该集中精力把产品的设计、需求的完善落到实处。
把人力不足,时间紧迫等相关问题交于项目管理来协调。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情,将是最为高效的。也就需要,在自己把控或者不属于自己管控范围内的,要迅速给与他人以合适的信息,让其他人共同协助实现。这也更是给与其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在没有那么紧迫,没有那么多需求堆积时,相对的处理也就更容易。
3,需求设计经过前面相对较为“复杂”的过程,确保需求有效的被筛选出来,更关键的就是把需求做出来。在需求设计时,推荐用户角色,使用场景,业务流程,使用流程,数据追踪的方式进行整体的设计。
涉及一个需求的实现,我们需要完整的用产品思维整理出完善的使用场景。优先考虑有哪些角色使用当前功能,也就是确定人员类别,确定不同人员使用的场景。
外卖平台会有下单用户,外卖跑腿用户,会有商家用户,会有平台管理用户;内容阅读平台会有内容阅读者,内容创作者,内容管理者,内容审核者,以及平台管理者。在角色范围确定时,常常会漏掉平台管理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