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8年用户研究路上的一些经验与反思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必须把产品与用户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研究内容,用户研究不仅对公司设计产品有帮助,而且让产品的使用者受益,是对两者互利的。本文作者分析了用户研究职业生存现状和发展方向,推荐对用户研究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研究|8年用户研究路上的一些经验与反思
文章插图
提笔开始的时候,回顾了一下距离我上次水文,已经过去6年了。感觉需要有一些总结和里程碑式的纪念。也有很多需要整理和回顾的方法论。记得我最多被加微信咨询的是关于用户画像,截止到现在也陆陆续续被询问。但关于用户画像,6年期间,可能我也有了更多脱离教程操作之外的反思。会陆续沉淀分享。今天先零零散散的分享一些用研8年的最大感受。
一、用户研究的职业生存现状?今天打开网站看文章总数的时候,看到用户研究类的文章数量稳居倒数TOP3之间。这么多年来也陆续看到大厂用研论坛停更。市场热度和内容产出体量是有相关性的。17年我被总监问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的时候,像大多数的人一样“想要持续在用研这个岗位深耕,路径就是高级用研、资深用研、用研专家、用研总监”好像到这里就到头了。她笑笑(多年后我领悟到了这一笑)。
先来说说用户研究岗位本身在不同公司可能会存在的生存状态。
1. 咨询公司用研情况:按行业分类(快消、电商、白酒、汽车等等),以接甲方公司的项目为主,团队合作模式,一个项目可能是几个人构成,部分做行业信息搜集、部分做用研、部分做分析、部分写报告等等。大致如此。
优势:非常系统、专业、科班的方法论体系,各种模型、方法论玩的飞起,想要初入本行业的人,在这里做科班培训是个好地方,专业技能深耕的快速路。
劣势:乙方嘛,先不说受多少甲方爸爸的气了。有几个问题是很显著的,首先多是传统行业或者实体行业,互联网公司大多自己有用研的,咨询公司高昂的费用是不合适的,所以接触互联网行业的经验相对不多。其次多是很多最后从咨询公司来求职的小伙伴提及的“想在甲方干,不想在乙方”,因为甲方会接触到一个工作的上下游,有更多拓展的机会。
2. 甲方公司用研–全公司只有1个用研团队情况:全公司只有一个用研团队,公司规模不是非常大,业务类型不会非常多样化。团队里可能一个项目就是1个人干或者2个人干,因为要对接全公司业务,不会是团队合伙干一个(大型项目才会这样),一个人跟一个线,或者一个人涉猎多个线,都有可能。
优势: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业务流程,从需求发起、需求评审、用研支持、给到建议方案、二次评审需求方案、demo测试、三次评审效果、正式上线、上线后反馈搜集、优化建议、迭代跟进。几乎一条线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用研的存在(这个是假设公司流程正规),可以有每个项目闭环的体验经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机会接触交互、产品、研发、运营等等岗位,见得多,学的多。
劣势:几乎不太有很多人来带你,你要自己去学习很多东西,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在野蛮生长。你的师傅,领导,指引人可能只有少数的时间给你一些建议,更多的是需要你自己去学习研究。甲方很多公司内对用研的要求是很高的。你不能只告诉业务现在产品有多少比例的男人和女人,现在用户会产生付费行为的原因是什么。你需要给到更可执行或者起码让业务知道从哪里下手的解决方案,有些业务可能会需要更具体细节到方案应该是a还是b,有些领导可能会挑战你调研用户的正确性和你调研数据量的充足性等等,需要行业证明、自证等等更多论证说明来先说服大家,这份报告是一份经得住考验的东西。相信我,如果用研的报告超过5次让业务看了之后只能回答一个”哦”,那么用研的价值和地位将会逐步边缘化,如果用研报告有1次在老板那里觉得“不懂业务,不接地气”,那边缘的结果会加速。
3. 甲方公司用研–公司各业务有独立的用研,公司总部也有总用研情况:这是大厂才会可能出现的情况,业务过多,每个业务都自成一套,总用研从效率和人力上都无法快速配合了。就会有大小用研的存在。大用研服务老板,更多是最新战略、最新趋势、公司产品的整体用户情况变迁等等辅助重大决策的。小用研更像独立公司的唯一用研,服务内容更加具体细节,会更多用到所谓AB测试、情绪版、kano等等大家眼中有趣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