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价值|女足夺冠、谷爱凌火了,女子体育商业价值大爆发
来源:一刻商业(ID:yikecaijing) 作者:李成 编辑:周烨
2月14日,情人节当天,苏州太湖足球基地,999架无人机在夜幕下编排出各种画面,向亚洲杯夺冠后的女足“表白”。视频快速获得了大众的点赞。上汽荣威也在这次联动后,官宣成为女足的赞助商。
实际上,从女足夺冠后,已经数十家品牌宣布了对女足的赞助和商业合作。
文章插图
上汽荣威成为女足赞助商 , 图/荣威官方微博
同时,随着冬奥的火热进行,已经为中国拿下一金一银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也成为各大品牌最为炙手可热的代言对象。这位被称作“别人家的孩子”的18岁女孩早在冬奥开赛前,就已经经拿下30多家代言,包括瑞幸、京东、雅诗兰黛等。
不仅是中国女足和谷爱凌,全世界范围内女子体育的价值在飙升。
根据德勤发布的《女子体育兴起:迈向商业化之路》研究报告称,十年来,诸多案例已经显示出,女子体育将吸引大量电视观众,为赞助商创造价值,单次赛事便能吸引数以万计的体育迷观看。
同时,一项跨国调查发现,66%的受访者至少对一项女子体育感兴趣,体育迷(其中49%为女性)中,这一数字则高达84%。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推进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根本性评估,其中之一便是对女子体育的认识、 宣传和商业化途径。
席卷全球的女子体育商业化在国内也更为明显。过去一年,受益于两次奥运会举办,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成为“全民偶像”。从“铿锵玫瑰”王霜,学霸冠军杨倩,到“别人家的孩子”谷爱凌,涉及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在不同平台出圈。
在国内乃至全球,女子体育正在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全球观众增加,赞助商井喷
从亚洲杯小组赛到最后的决赛,女足姑娘呈现了精彩刺激的比赛,同时凭借顽强逆转获得了广泛的称赞。
但在最初,女足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直到半决赛,女足都没有央视转播,在PPTV、爱奇艺、咪咕等网络平台也只有针对球迷群体的付费观看。
半决赛后,全民掀起一波支持女足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全网络平台开放免费直播和宣传。据媒体报道,决赛收视率达到2.44%,创造了2019至今足球赛事最高收视纪录。女足反败为胜夺冠后,商业价值也快速增长。随着“给女足双倍奖金”登上热搜,支付宝、蒙牛等品牌的赞助接踵而至。
文章插图
女足亚洲杯夺冠现场,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微博
这场热潮背后,全球女子体育商业化的大潮也在不断推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女子运动员的比重在不断提升。1900年奥运会是首次允许女性参加的奥运会,997名运动员中有22位是女性;到2012年,美国和加拿大奥运会队伍中的女性数量均已超过男性。2020年冬季奥运会,中国队派出了298名女子运动员,是男子运动员人数(133)的2倍多。另一方面,也来源于女子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关注度也跟着提高。
众所周知,衡量商业体育的标准,来源于主要有三大收入:电视转播收入、比赛日上座收入和赞助费用。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女子体育的商业价值都在提升。
根据德勤发布的报告,从电视转播权角度,要进账大笔营收,必须拥有大量的观众群。尽管相较男子体育,女子体育转播数量较少,但近年来包括女子足球在内的多项女子运动项目转播正在不断显现其巨大的市场吸引力。
例如,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收视率创下历史最高——9.93亿人观看了电视转播,4.82亿人通过数字平台观看。仅决赛一场直播就吸引了2.6亿人观看。实际上,在美国,2019年女足世界杯决赛比2018年男足决赛更具吸引力,共有1430万人观看这场直播,比男足观众数多22%。
比赛上座率是另一个评估方向。由于近年来更多女子比赛在大型场地开打,主办方也乐于在所在城市宣传,这引发女子比赛整体的上座率提升。
例如,2019年11月,在托特纳姆热刺足球俱乐部,38262名足球迷到场观看伦敦热刺队与阿森纳的“超级德比”女足比赛。在利物浦俱乐部的主场安菲尔德球场,23500名球迷观看了利物浦对战埃弗顿的同城德比战,这也是利物浦俱乐部主办的第一场女足超级联赛。
美国国家女子篮球联盟2019年赛季上座率创下133万的历史最高,其中洛杉矶火花队主场比赛上座率最高。主场比赛观众人数总计192224人,平均每场11307人。
- 王濛|"被焊在热搜上的王濛",她的商业"野心"远超你想象
- 市场|隐私计算价值循环正式启动——2022年中国隐私计算市场分析
- 咖啡|韩流大败局
- 软件开发|商业无代码应用平台简介
- 汽车集团|德国大众洽购华为自动驾驶部门,价值数十亿欧元
- munger|巴菲特商业伙伴芒格:加密货币应被封杀,对中国投资放心
- 裁员|小米回应裁员10%:创业至今从未裁员;张艺谋布局元宇宙公司;合众汽车启动赴港IPO;SpaceX今年将尝试首次商业太空行丨创业邦
- 滑雪|"小栓子"苏翊鸣,商业价值不输谷爱凌?
- 苏翊鸣|创单板历史的苏翊鸣,商业价值紧追谷爱凌
- 商业化|陌陌、Soul、觅伊,陌生人社交的商业化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