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中国人为什么热衷造廉价车?
文章插图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王笑渔
头图 | IC Photo
你觉得,电动车应该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便宜?
2014年,特斯拉刚入华时,电动车是以“高端玩具”的形象示人,售价一度突破百万。现在你要拥有一台蓝牌特斯拉,这无疑是非富即贵的象征。直到这两年,宏光MINI EV走红,让电动车的价格底线一夜间被拉至5位数以内,村里都是它的身影。
从数据上看,包括宏光MINI EV、比亚迪海豚在内,起售价在10万元以内的电动车,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月,A00级批发销量10.5万辆,占纯电动的32%份额;A0级批发销量5.1万,占纯电动的15%份额;两者之和,相当于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47%,近一半的份额。
那些曾被瞧不起的“小家伙”,正在成为2022年的销量密码。
一、规模才是王道
在1月新能源轿车排行中,排名前15名的车型中,有10款车型的起售价在10万元以内(含10万元)。可以说,这一条赛道已然成为微型电动车(A00级)、小型电动车(A0级)的天下。
但是在大家齐跑的形式下,有人却开始放慢速度了。宏光MINI在这个1月拿出了26,682辆的成绩,但相比去年12月份的50,561辆,下降幅度超过40%,同比去年1月仅录得3.5%的增长。宏光MINI EV的销量增速放缓,有点出乎意料。要知道,它此前的月销量普遍在4-5万辆左右徘徊。此外,特斯拉Model 3因为出口海外的缘故,在国内销量数据未能排进前15名。
在比亚迪1月的9.5万辆总销量数据中,最抢眼的还是定位A级轿车的比亚迪秦,以1323.9%的同比增长率,紧紧咬住宏光MINI的尾巴,两者仅相差141辆。其次,就是定位A0级的比亚迪海豚以10,602辆成绩位列第四。定位A00级的奇瑞新能源的QQ冰淇淋以9,984辆位列第五。前者是首次冲进前五,而后者也是刚卖了一个月,就冲进前五。
文章插图
为什么车企热衷造这些“小家伙”呢?
双积分政策,是之前外界解读最多的原因——生产新能源车积正分,燃油车积负分,对于以前主要生产燃油车的企业,要么花钱买积分,要么卖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去赚积分。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凭借着宏光MINI EV的销量,在2021年拿到了44万分,为上汽集团解决一定的双积分缺口。
但其实,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整体增长,以及各种政策的调控措施出台,2022年积分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以赚双积分为导向的造车行为,迟早是玩不下去的。而微型、小型电动车市场的崛起,更多的需要从制造业的视角去看——为了规模。
以比亚迪海豚为例,这款车2021年8月29日才正式上市、交付。当时上市的时候,外界对海豚有着不小的争议。因为,海豚是首款基于比亚迪e平台3.0而来的量产车,但大家都没想明白,比亚迪为何要把最新技术平台,用在起售价10万元的一款小型电动车上?
按照现在行业的惯例,新技术都会在更高端的车型上率先应用。像激光雷达、固态电池、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这些,无疑都是在40万元以上的高端电动车才有。但更高的售价就意味着市场更小,也就很难实现规模化效应。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成本居高不下,靠资本来给企业输血。
英国的乔治·马克西和奥布里·西耳伯斯通在《汽车工业》一书中提出了一条著名的汽车产量与单位产品费用之间关系的曲线——“在生产规模扩大的初级阶段,厂家取得的节约效果最大,年产量从1000两增加到5万辆时,成本可望下降40%。年产量翻一番,达到10万辆时,成本下降15%。产量再提高一倍,为20万辆时,可进一步节约10%。跃升到40万辆时,又在进一步节约5%。”
文章插图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成本大头”动力电池之外,电机、电控和整车其他部件,成本占比之和也有近六成——即便是锂电池的整个上游原材料有波动,但规模效应依旧能为车企带来成本上的优化。众所周知,很多车企与上游供应商都是长期合同价格锁定。你要的量越大,价格自然就越低。
而按照乘联会的最新分析:“新能源车的规模效益明显,头部企业的单车规模不断提升成本下降。随着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新能源车的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能更好的分摊,单车制造成本在指数型成长阶段更易发挥规模优势。”
- 跳台|为什么说,滑雪的尽头是“德国骨科”?
- 苹果|同样是二手机,为什么苹果能卖个好价格,安卓手机却不行?
- spring|神回复:为什么美国可以禁止用中国手机?中国不禁止用苹果呢?
- 马克·扎克伯格|为什么人人都恨扎克伯格
- |现在的电视为什么都不带3D功能了?
- 安卓|鸿蒙OS和IOS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很多人说前者就是安卓换皮?
- 浏览器|为什么有些用户宁愿双开谷歌浏览器,也不愿意使用国产浏览器?因为全部都是套壳?
- 高等院校|快商通荣获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双赛道冠军
- 抖音|抖音疯抢阿里商家用户,为什么京东不受影响?
- 摩托罗拉|为什么很多懂手机产品的,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小众市场品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