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人孙彤:看过各种坑后,一个老农业人决定入局生鲜次c端|36氪专访 | 农牧( 三 )


农贸市场摊贩的流动性可能会更大,因为它不是终端的需求者。所以如果我进一步发展后,有能力做的时候,我们会继续拓展餐饮。
36氪:那您怎么看宋小菜退守农贸市场摊贩的做法?
我认为宋小菜它最后去到小摊贩也是一种战略选择,我觉得它转型得也很好。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宋小菜遇到很大的竞争,当时美菜融资得很好,对餐饮B端的铺货、供货很迅速。虽然我的终局还是希望能去做餐饮B端,但是目前我们短期没有这个计划,因为餐饮供货需要很多SKU,供应链的维护、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36氪:能否介绍一下农牧人在探索到目前的S2B2C的模式前,之前的一些失败探索和心得?模式又是怎么迭代的?
孙彤:我们另一个板块布瑞克做的是农业大数据分析以及猪肉和白糖B2B的交易平台。其实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设立了农牧人做C端,但B2C这个竞争太激烈了,也看不到比较好的切入点,所以之前一直主要跟各地政府合作做特色农产品的电商,虽然毛利很高,但是规模很小。大概在2020年,我们开始帮一些产地滞销的农产品销到城市,就开始走S2B2C的模式。
一开始我们用第三方物流去快递配送,运输过程中发生了品质问题。我当时考虑了一下前置模式,前置仓很高效、能保证新鲜度。疫情期间,前置仓模式和自提柜模式,都生意好到爆单了。
但是前置仓模式要承担租金和管理成本,那个不是我想要的。当时刚好碰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团队,那这个团队做了一个类似美团的平台项目,对门店进行数字化、然后接入骑手,直接就是生鲜电商的系统。我就把这个团队邀请到公司开发S2B2C的农牧人掌柜系统。
我们不做多SKU,我们先做一个肉掌柜,因为布瑞克在B2B领域里面,猪肉单品规模已经做得很大了,供应链也有优势。
供应链
36氪:农牧人对选品的规划是如何的?您是如何理解农产品供应链的集采门槛的(量级、规模),如何理解做深SKU、做广SKU在生鲜流通里面的难度?您觉得有难度、有壁垒的SKU是哪些/或是到多少个SKU后能看出难度?
孙彤:我们未来至少3年以上仅维持在猪肉单品,猪肉市场每年有两万亿以上的规模。我们的目标是猪肉做到每年2,000万头,再去向市场推出新品目。排名前五猪肉品牌商出栏量每年大约在八千万头,整个行业每年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所以的话,行业的不到3%就够我们吃了。
但在接下来三年我们会去探索鱼肉的供应链。肉是相对简单的,通过大型的屠宰场就可以去控制标准化,但鱼就很复杂了。每个农户他养的鱼都不一样、很非标;也涉及到农残的问题。供应鱼品时,物流配送过程中鱼的存活率、新鲜度是个问题。最后,如果每天送货、成本很高,所以我们会去探索,有没有技术能够让鱼在门店存活2-3周。
因此,我们需要组织的事情,包括供应商、供应渠道、鱼肉在产地的标准化、运输配送、损耗控制等等事项。但是,未来三年仅是建立、整合、跑通这个鱼的供应链,并不计划推出鱼肉单品。不同品类的供应链完全不一样,组织每个品类的供应链成本都不小,所以我们一个单品打爆了再去做另一个单品。
在集采方面,至少对于猪肉白条的标品来说,集齐一车能有至少10%的价格折扣。但农产品集采的核心,还是在于把物流成本给摊下去。
36氪:以目前的猪肉品类为例,目前跟哪些猪肉品牌商合作,实际上是如何定位农牧人-肉掌柜的——农牧人肉掌柜目前在供应链哪个节点介入、赚的是哪个层级批发商的钱?
孙彤:布瑞克2B板块已经是一级批发商了,主要跟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等品牌商合作,供应链每天把肉从屠宰场运输到城市的B端,供应链规模已经很大了。在农牧人的板块,我们的猪肉供应链每天凌晨送到我们的农贸市场摊贩、门店,这些掌柜就不用凌晨去到批发市场去拿肉。所以这个模式是一级批发商直接到农贸市场次C端、减少了中间二级、三级经销商的层级。
36氪:所以是把蛋糕从下级经销商的口袋分到给农贸市场摊贩和消费者?那我们整个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是怎样的,自有物流的投入和布局是怎样的?目前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情况如何?
孙彤:应该说我们重新优化了蛋糕的分配。我们将物流配送的部分交给了下级经销商,没有任何自有物流的投入,模式很轻。我们过往已经发展出的大量经销商团队,已经拥有很好的冷链配送设施,因此,经销商从前是赚层级的价差,现在是赚物流运输的配送服务费。在这个过程中,经销商的配送服务费不一定赚得比以前少,经销商可能每一单赚少了、但是单多了。当然,肯定存在个别的落后经销商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