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朋友洲洲刚刚升级做了妈妈,和我讲起自己生产的过程仍然非常激动,特别还提到了老公在产房外等待的趣事。
洲洲是怀孕39周+3天住进了医院,因为小宝宝临时发动,办好住院手续之后她就被推进了产房,老公则在外面焦急地等待。这期间,不时地会有护士把宝宝抱出来,同时告诉家属是男孩女孩,身长体重。
大概一个多小时,洲洲老公终于听到护士在叫自己,赶忙跑了过去,护士说洲洲生了个女孩,身长50厘米,体重6公斤。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洲洲老公当时就是一愣“从开始等到现在,每个宝宝身长你们都说是50厘米,我女儿也是,这个你们没搞错吧?”护士笑着回答:“没错,你就放心吧!”
新生儿身长“统一”都是50CM,难倒是一种巧合吗?
不只是洲洲,很多宝妈都会发现,似乎宝宝出生时的身长“统一”都是50厘米,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巧合还是医护人员瞎写,其实这是有依据的。
有学者曾对8000位家长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身长在50厘米占总人数的40%,达到3137人,尽管也有低于50厘米的,但占比依旧比较少,只有1400+的人。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从这个数据来看,虽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身长都是50CM这一定数,可依旧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小婴儿身高雷同,却并非医护人员瞎写
事实上,新生儿的身高比较雷同,普遍都在50厘米左右,并非医护人员在“糊弄”瞎写,而是在背后有着不少的秘密。
★妈妈肚子本身的长宽、容量有限
首先,宝宝的身长和他们自身的“成长环境”构造有关,宝妈肚子本身的长宽、容量就很有限。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据《妇产科学》介绍,正常女性在妊娠足月时,子宫体积约在35厘米*25厘米*22厘米,容量为5000毫升。
换句话说,胎儿在分娩阶段,体重虽有不同,但由于子宫空间有限,胎儿只能蜷缩起来,总长度大约是50厘米,这样才能适应生长环境,既保护自己也保护妈妈。
★小婴儿出生时无法伸展四肢
宝宝出生的时候身长是很难量准的,他们出生时基本都是蜷缩状,而且不可能去配合测量,这样就只能是个估值。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为了防止误伤,医护人员也不会把新生儿的腿部“掰直”,所以只要数据差距不大,家长也不要太在意。
此外,孩子刚出生,护士和医生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宝宝的身长体重上,只要误差在±2CM以内就可以了。
★优胜劣汰所形成的最佳“中位数”
足月的新生儿身长普遍都差不多,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这也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所形成的最佳“中位数”。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在以前,医学技术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身长过大的孩子出生会较为困难,而50厘米的长度、5-8斤的重量,对妈妈正好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利于顺利分娩,所以这也是人类进化的结果。
孩子出生时都大多处于“同一起跑线”,所以只要阿普加评分达标即可
其实从身高这一角度来看,新生儿基本在出生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彼此之间也不会相差很多,因此家长也不用在这个问题上“钻牛角尖”,相反,阿普加评分才是判断还是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 那么什么是阿普加评分呢?



护士|新生儿身长“统一”50CM,并非医护人员瞎写,这背后的秘密可不少
文章插图

简单来说,阿普加评分是1953年由美国学者Apgar提出的一项对新生儿状况的评分系统,医生需要在孩子出生后的1-5分钟之内,对他们的表现以及健康状况、反应和生命特征进行的测试。
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呼吸、心率、肌张力等等几大项,每个项目都有范围,最后把几项加起来就是孩子的分数,总分在7-10是正常范围,说明新生儿不需要送入进行特殊护理。
妈咪有话说:身高主要还得看基因与后天影响
如果家长实在是对孩子身高十分关注,那么还是得看先天基因和后天的努力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