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家教心理学: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影响深远。一般而言,家庭教育伴随孩子一生。身为父母,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走出去,被人说他们“没有家教”,就一定要从细节处多加注意,勤加引导,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现在还小,将来长大就懂事了。
中国人往往有这种心理:孩子不懂事,父母总是说,等他们长大了就好了;孩子犯了错,就以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打发了;孩子为人做事时时处处不理想,又有一句等他结婚成家就好了。


中国人|家教心理学: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吗?
文章插图

这种想法符合逻辑吗,有道理吗?
没人细想,但抱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无疑是在推卸自己教育引导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以为,自己不用教不用管,等到了某个特殊的时机或时间节点,比如孩子长大了结婚了,自然就好了。
这想法看上去就好像只要春天播一颗种子在田地里,不用日晒,不用浇水,不用施肥松土除虫,只要到了秋天,它就会发芽一样,更不用担心水灾旱灾虫灾。这太天真了!
望子成才是大多数家长的期盼,但且不说成才,成人应该是最低标准。可现在社会,合格的成年人,显然不多。有些人即使结了婚生了孩子,照样没有“变好”的趋势和希望,压根不像人们说的那样“等长大就懂事了”、“等结婚就好了”。


中国人|家教心理学: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吗?
文章插图

那该如何避免孩子这样一直不懂事一直长不大呢?
有句话说,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但对于子女教育而言,只要小错不常犯,才能做到大错能断。
很多家庭因为溺爱孩子、忽视孩子犯的错、不忍惩罚孩子等原因,导致孩子从未受过惩罚。
而从未受过惩罚的孩子,有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读书明事理,意识到自己的错处,自己改过的,这是自动向好的一种情况,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
还有另一些从未受过惩罚的孩子,会“本性难移”,一个错误经常犯,渐渐发展到常犯这一类型错误,性质更深,情况更恶劣。再发展下去,就成了常态化犯错,也就是说这类事情在他们看来习以为常,已经不是错误,而是习惯。再往后,深入到性格里,成了习性,到了根子里,此时再想纠错,就很难很难了。
看到此处,家长们应该知道“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了吧。虽说的确有不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懂事变好改过自新的情况,但这也跟个人自身情况和成长环境而定。
为何有不少人,长着长着,到了一定年岁,即使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却依然不改不良习性并且演变得越来越糟糕?


中国人|家教心理学: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吗?
文章插图

原因也不难猜到,他们并不需要为自己这些错误的行为背负什么代价和承担什么结果,他们带着这些错误的行为,依旧可以过得很舒服,他们没有因为这些错误行为而吃过什么亏。说得通俗一点,不撞南墙不回头,他们并没撞到南墙,或者是他们虽然撞到南墙了,但总有能力把南墙推翻。
把南墙推翻,未必是好事,人触犯了社会的规则,总是要吃亏的,那些在小事上吃亏后,能顿悟悔改的孩子,是幸运的。像那些撞了南墙还能把墙推翻的,将来只会撞到更大的一堵墙,恐怕到时候只会悔之不及。
小错不断,迟早有一天,机缘巧合,渐渐铸成大错。那时要想幡然醒悟也未必没有机会,只是为时已晚,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


中国人|家教心理学: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吗?
文章插图

梅娜家有三个女孩,她是老大。小时候放学,餐桌上能吃到红烧肉和炖汤等。梅娜读初中那时,挑食厌食,对肉食没兴趣,基本不动筷子,时常因不爱吃肉被母亲批评。
梅娜有两个妹妹,二妹菲芸和小妹翎羲,小妹最喜欢吃肉。每次桌上有红烧肉、炖肉汤等好吃的,小妹一定会边吃边讨论怎样才能从汤里夹到更多的肉。
梅娜每次听到小妹讨论这些,心里就不舒服。小妹每次往她碗里夹肉,总是大筷大筷的,她吃得也快。父母根本不会吃,都留给孩子。梅娜压根不动筷子,二妹也就适当吃那么点,一大盘红烧肉,一多半不还是小妹自己吃了,怎么还总吃不够呢?
后来又有一次,母亲责怪梅娜不吃肉会营养不良。于是梅娜拿筷子伸进盘子往自己碗里夹了那么一点,她本来也懒得吃。谁知小妹见梅娜往盘子伸筷子了,立刻站起来趴在桌子上,拿起舀汤的勺子,唰唰唰直往自己碗里舀了三勺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