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猪肉还贵!涪陵榨菜频繁涨价,究竟底气何在?( 二 )


涪陵榨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改善 。 具体而言 , 公司掌握了能够实现榨菜的自动淘洗、切块、压榨脱盐脱水、无菌包装、高温杀菌等先进生产技术 , 同时彻底取消了化学防腐剂的使用 , 其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了自动化 , 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先水平 。
值得一提的是 , 公司在榨菜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洗三榨”标准——“一洗洗出菜心翠玉本色 , 一榨还原鲜翠柔韧;二洗去除盐霜 , 二榨浓香入骨入髓;三洗洗出榨菜黄玉之色 , 三榨鲜香嫩脆美妙滋味” 。 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配料和时间长度控制 , 继而确保产品品质的过关 。
第二 , 注重品牌建设 , 赢得消费者口碑 。
涪陵榨菜非常重视品牌建设 , 其品牌已在消费者中树立起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以公司旗下的“乌江”牌榨菜为例 , 该品牌先后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免检证书”与“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等荣誉 , 乌江产品也先后通过了原产地标记注册、IOS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和QS认证、美国“FDA认证”等等 。 在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委员会发布的榜单上 , 乌江榨菜榜上有名 , 品牌价值高达百亿元 。
第三 , 供应链管理有序 。
青菜头是榨菜主要的生产原料 , 受到种植气候、温度限制 , 国内种植主要集中在重庆和浙江两地 。 涪陵地区青菜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2%和36% , 均位列行业第一 。 考虑到蔬菜采摘后不易储存 , 长距离运输容易腐坏 , 涪陵榨菜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加工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 实现了“合同种植、订单生产”的运行机制 , 涪陵地区的榨菜厂在青菜头的品质和收购价格上对比行业其他产品均有明显优势 。
第四 , 横向纵向双管齐下 , 不断延伸营销渠道 。
横向方面 , 涪陵榨菜逐与部分二级经销商建立起联销体 ,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 对渠道进行扁平化改造 , 继而直控终端;同时 , 由于近些年线电商、社区团购、外卖等线上新兴业态发展迅速 , 公司开始重视和加强电商渠道、餐饮渠道、新零售渠道的发展建设 。 例如 , 在线上渠道推出邱氏菜坊品牌 , 以小规格包装抢占低价位市场;针对餐饮渠道推出800g大包装产品等等 。 此外 , 公司还积极拓展社区团购、外卖等新兴零售渠道 , 包括加快布局社区生鲜超市、美团、饿了么等平台 , 还针对外卖需求推出22g小包装榨菜 , 迎合时代潮流 。
纵向方面 , 为了应对一二线城市收入增速放缓的客观事实 , 公司自2019年起针对人口规模在10万以上的县级市场进行聚焦开发 , 通过办事处裂变扩大销售团队 , 继而绕过现有经销商团队直接推动渠道下沉 , 极大地助力了涪陵榨菜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提升 。
3
至此回到本文开篇的问题:涪陵榨菜接连涨价 , 究竟为哪般?
我们认为 , 除了涪陵榨菜拥有强大的议价权之外 , 还与上游原材料价格及生产成本上涨、品宣费用增加、业绩增长承压等因素有关 。 以品宣费用为例 , 根据涪陵榨菜工作人员介绍 , 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品牌宣传费投入是净增加 , 之前没有这种形式的品牌宣传 , 品牌宣传费用主要包括梯媒、央视、互联网平台这三种形式 , 还有与销售有关的地面推广 , 这些在刚开始投入比较大的 , 这些投入都是提升我们品牌形象的 。 ”
不过从市场层面看 , 由于涪陵榨菜产品单价普遍较低 , 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提价感受度不算强烈 , 即便是公司此前很多年里已累计提价10余次 , 但叠加通胀的影响 , 似乎并未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 从这个角度看 , 涪陵榨菜也属于典型的受益于消费通胀的公司 。
当然 , 涪陵榨菜的前景还是令人期待的 。
根据欧睿数据 , 中国榨菜行业销量从2008年的48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66.88亿吨 , 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 不过对比亚洲邻国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和韩国 , 国内人均榨菜消费量仅为0.2kg/人 , 而日本和韩国为4.36kg/人和0.56/人;而在人均消费额上 , 我国为0.65美元/人 , 日韩为37.12美元/人和6.47美元/人 , 差距颇为明显 。 这也暗示着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
比猪肉还贵!涪陵榨菜频繁涨价,究竟底气何在?
文章图片
作为龙头的涪陵榨菜 , 自然会成为受益者 。 而在具体实践中 , 除了巩固自身在榨菜产品方面的市场地位外 , 涪陵榨菜还可以尝试发掘“第二增长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