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坤:乘风破浪的“硬核”姐姐( 三 )


在大西洋 , 每天都有几只海豚在船边盘旋 , 有一次一头巨大的蓝鲸突然从水里跃到空中 , 脊背是蓝灰色的 , 肚皮是白色的 , 特别美;
有一天晚上 , 帆船经过一大片水母聚集区 , 荧荧之光点亮整个海面 , 船尾两侧舵叶不停搅起水母 , 在黑暗的海面上划出一道梦幻般的闪光航迹……
“海洋的那种美 , 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 镜头也拍不出来 。 ”宋坤感叹 。
说“身体在地狱” , 是因为置身大洋的帆船和水手 , 每时每刻都在面临考验 , 还时不时和“死神”擦肩而过 。
比如饮食 。 远洋航海 , 新鲜的蔬菜很快就会烂掉 , 除了玉米和豆子罐头 , 只能储备很多的洋葱、胡萝卜、土豆 。
比如潮湿 。 在太平洋低气压区 , 天永远是灰的 , 甲板下面总是汪洋一片 , 水手一觉醒来 , 内衣都没能用体温捂干 , 湿乎乎地贴在身上 , 难受得要命 。
再比如 , 作息 。 宋坤介绍 , 当时“青岛号”上十几名船员 , 分为左舷班、右舷班两个组 , 轮流值班 。 白天5小时一班 , 晚上4小时一班 , 中午2个小时两个班组同时值班 , 共同完成清理船舱积水以及午餐等事项 。 “一晚8小时的睡眠是不存在的 , 你的生活迅速在上值下值的4个小时的节奏下变成一小段一小段 , 基本上除了值班就是睡觉 。 大陆上的时间概念会迅速瓦解 , 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状况屡屡存在 , 有时醒来 , 看见地平线上的太阳 , 会真的想不起来这究竟是朝阳还是落日 。 ”宋坤说 。
当然 , 与真正的生死考验相比 , 生物钟的紊乱微不足道 。 在航海日记中 , 宋坤用一段又一段惊心动魄的描写 , 记录了自己所经历的一个又一个危急时刻:
“北太平洋的风暴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凶残……狂风卷起海面上的飞沫 , 像沙砾一样没命甩过来 。 除了舵手必须坚守岗位 , 所有人都蜷缩在甲板中间最低最安全的位置 。 ”
“八米高的浪在船周不安地翻滚着 , 海水活像煮沸了的浓汤 , 巨浪粗暴地推搡着我们的船在暗夜的崇山峻岭间跌跌撞撞 , 不时一个巨浪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盖上甲板 , 人就瞬间给压在了水下 。 ”
宋坤:乘风破浪的“硬核”姐姐】“甲板上的每个人都用安全索把自己和船紧紧地挂在一起 , 在这个完全癫狂的时空之中 , 船是我们生的唯一维系 , 一旦被甩出甲板 , 就是毫无疑问的巨浪中的长眠 。 ”
“一片无尽的黑暗风雨汪洋中间 , 摧枯拉朽的自然伟力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冰山一角 , 我们渺小纤弱如蝼蚁 , 生与死不过是在翻云覆雨之间 。 ”
……
宋坤回忆 , 当时“青岛号”大帆船上的环球船员有女船员3人 , 然而比赛开始不到3个月 , 就只剩下宋坤1人 。
“女船员原本就不如男船员强壮 , 即使是生理周期期间 , 也要在巨浪滔天的甲板上像个爷们儿一样干活 。 无论是最为颠簸和危险的前甲板工作 , 还是几个人拼了命才能拎得动的几百斤重的船帆 , 一个萝卜一个坑 , 不能胜任分配的工作就会被看扁 。 ”宋坤说 , 自己上船后领悟的第一条生存法则就是:船上不看脸 , 不看出身 , 不看性别 , 也不看财富 , 唯一的标准就是 , 你能为这条船做什么 。
第一个中国值班长
在这次充满严酷挑战的环球航海中 , 宋坤表现如何?
罗宾爵士在后来为宋坤出版的航海自传作序时 , 给出了答案:“宋坤加入比赛后 , 很快就成为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受欢迎的一个 。 这不仅因为她开朗友善的个性 , 还因为她认真对待航海的态度 , 她很快就被认为是200多名船员中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之一 。 她是一位出色的中国代表 。 我为她感到骄傲 , 并为成为她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 ”
宋坤说 , 自己在刚刚登上“青岛号”时 , 就在心里默默许了一个愿望:“我要在‘青岛号’做到值班长——做一个能带领团队穿越大洋 , 能在狂风巨浪中让队友信任和依靠的实力派‘硬核’女水手!”可是 , 在这条满是外国船员的船上 , 中国船员要努力适应船上的生活和工作已经很不易 , 更何况还要担当领导团队的责任?这不仅要有过硬的航海技术 , 还要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 因此 , 自开赛以来 , 宋坤就拼命学习船上的各种技术 , 默默努力和坚持 。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 宋坤以“史上最虐心的生日”为例 , 分享了自己在船上的成长和“蜕变”——
“青岛号”驶入南大洋时 , 宋坤迎来了自己的30岁生日 。 那一天 , 宋坤在船尾负责掌舵 , 当时她已经是船上大家公认的一个好舵手 。 可在大浪和风暴里掌舵近1个小时后 , 她感觉体力渐渐不支 。 想到即将和母亲进行卫星通话 , 宋坤出现了片刻走神 。 就是在这一刹那 , 一个巨浪从旁边打过来 , 使得帆船瞬间偏离了航道30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