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行至“泥沼”( 三 )


随着各家电池企业增产计划的实施 , 动力电池行业将开始新一轮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 虽然短期内无法撼动宁德时代的地位 , 但至少可以缩小差距 。 届时 , 宁德时代的“客户保卫战”也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
然而 , 作为龙头的宁德时代想要保住市场份额并非易事 , 除了要面对国内“群雄四起”的局面 , 还要抽身与更强劲的国外对手竞争 。
2019年 , 工信部取消了动力电池“白名单” , 重新对外开放了动力电池市场 , 松下、LG、三星、Northvolt等海外巨头纷纷强势来袭 。
国内市场 , 宁德时代装机量虽然依旧稳居第一 , 但日韩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渗透 , 在中国市场的装机量大幅增长 , 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渐被改变 。
但这也仅仅是国内市场 , 想要在和国际巨头竞争的过程中取得优势 , 就离不开全球市场的竞争 。 但这恰恰是依赖国内市场的宁德时代势微的地方 。
与宁德时代深耕国内市场不同 , LG化学主攻全球市场 , 凭借入局欧洲早的优势 , 几乎囊括欧洲主要整车厂 。 松下则在美国、日本市场领先 。
宁德时代虽然目前已在欧洲启动了产能建设 , 但尚未在欧洲建立起自己的客户体系和供应商体系 。 因此 , 宁德时代想要在海外市场也取得竞争优势 , 任重而道远 。
可以说 , 宁德时代的市场正在遭遇来自国内国外企业的四面突围 , 作为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 , 其是非常清楚行业的变化的 , 特别是韩国企业和传统大厂庞大的电池计划纷纷出台之后 。
新能源汽车的放量直接导致了动力电池的需求陡增 , 迅猛增长的市场、产品需求的转变 , 给一众“落后”的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废止更是让国外竞争对手强势涌入 , “宁王”高枕无忧的局面就此被打破 。
虽然 , 如问询函中所提到的 , 宁德时代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充势必将面临产能过剩和技术变革的风险 , 但目前看来 , 似乎成了宁德时代面对激烈竞争的唯一选择 。
上下游夹击之下的成本困境
锂作为电池的原材料 ,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攀升 , 加上其本身的稀缺性和开采难 , 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宁德时代在2021年半年报中表示 , “公司各细分产品毛利率的变动是销售单价和单位成本变动综合影响的结果 。 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供应链波动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 , 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 ”
根据SMM数据 , 2021年三季度电池级碳酸锂平均含税价格约10.98万元/吨 , 环比上涨23.66% , 其中9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出现多次跳涨 。
随着四季度气候变冷 , 盐湖产量随之减少 , 这将使得原料供给更加紧张 , 锂价或将持续攀升 。
一边是上游原材料价格猛涨 , 一边是下游主机厂商迫于降成本之需不愿意接受涨价传导 , 宁德时代担忧的不利变化正在变为现实 。
对于宁德时代等锂电池供应商来说 , 只有加速全面布局锂电池产业链 , 才有可能在接下来的锂矿涨价周期中 , 顶住成本压力 , 确保产品价格的稳定性 。
为了掌握资源定价权 , 宁德时代也开启了与上游企业的资源争夺战 。
9月29日晚间 , 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 , 近日 , 公司收到赣锋国际的通知 , 因Millennial收到了要约竞争对手的“更优报价” , 且赣锋国际未在约定期限内选择上调要约价格 , Millennial已单方终止与赣锋国际的要约收购合作协议 , 并向赣锋国际支付了1000万美元的合作终止费 。
而这个“更优报价”正是来自于宁德时代 , 其以3.77亿加元(约19.3亿元人民币)最终击败“锂王”收购了MillennialLithiumCorp.100%股权 。
Millennial主要从事收购、勘探及开发锂矿 , 在阿根廷拥有两处世界级锂盐湖项目 , 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 。
布局产业链本是为了自身产品成本可控 , 而高额竞价收购本身就具有成本压力 , 宁德时代的这一举动更像是迫于压力之下的被动之举 。
与此同时 , 宁德时代还通过参股天华时代 , 以15亿元的价格获得了非洲锂矿项目Manono24%的股权 。
除了布局锂矿 , 宁德时代又将目光投向了磷矿 。 10月中旬 , 与湖北宜化达成合作 , 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 , 推动磷化产业转型升级 , 其中宁波邦普(宁德时代控股)持股65% , 湖北宜化持股35% 。 而磷酸、磷酸铁正是磷酸铁锂的原料 。
此外 , 宁德时代针对镍、负极、电解液等也有所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