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1991年12月25日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历史长河中按下了消失键 。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 直到今天 , 我们依旧在赞叹前苏联卓越的工业水平 。 苏联以设计局为弓 , 以工程师为箭 , 让暴力美学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长大了 , 我要当太空人 , 爷爷奶奶可高兴了 , 给我爱吃的喜之郎果冻 。 这是早些年中国食品公司喜之郎在推广自己的喜之郎Cici果冻时 , 奇思妙想出来的一句广告词 。 从这句广告词中我们也能看出 , 探索太空对于全体人类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 对于冷战时期的苏联来说 , 亦是如此 。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文章图片
小成就靠朋友 , 大成就靠敌人 。 回顾苏联辉煌的航空工业 , 不得不提及充斥在美苏之间将近20年的太空竞赛 。 从1957年10月4日 , 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起点 , 到1975年7月17日 , 美国“阿波罗号”与苏联“联盟”号在太空实现对接为终点 , 这场你追我赶的太空竞赛才正式落下帷幕 。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从凭借“斯普特尼克一号”以及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的先发制人到1969年被美国的阿波罗11号反超 , 棋逢对手的苏联在1971年开始奋起直追 , 而它当时攻克的目标就是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站--礼炮1号 。
14世纪末期 , 明朝有位叫做万户的士大夫做了一个实验 。 他将47个火箭绑在椅子上 , 而后自己手拿大风筝 , 坐在了这张椅子上 。 他的想法是 , 利用火箭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力 , 将自己送上天空 , 然后再利用大风筝实现平稳降落 。 这就是人类首次想利用火箭 , 翱翔太空的开端 。
而在20世纪初 , 有个叫做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沙俄人 , 在翱翔太空的基础上却有了新的想法 。 在他的设想下 , 人类是可以在某种条件下 , 长时间地驻留在外太空乃至进行太空旅行 。 他将这种设想记录在了自己的手稿中 , 后人称之为“旋转太空站” , 这也是太空站的雏形 。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文章图片
1964年10月 , 苏联火箭设计师切洛梅在未得到苏联高层支持的情况下 , 带领第52设计局开始了太空站方面的研究 。 在切洛梅本人的设想中 , 这个空间站一旦建成 , 将对苏联军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然而 , 一年过去了 , 尽管手握УР-500型火箭 , 太空站的研究工作却难以推进 。 一方面是苏联高层并不看好这个项目 , 给的扶持自然不多 。 另一方面是切洛梅本人工作风格太过工匠 , 对于任何步骤都过度严苛 。
原本以为这个项目将会就此停滞 , 然而事件却发生了转机 。 1969年 , 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 , 而在这之前 , 苏联已经组织过多项登月计划 , 却始终夭折 。 被美国反超后 , 苏联终究咽不下这口气 。
为了在这场剑拔弩张的太空竞赛中挽回尊严 , 苏联决定另辟蹊径 。 而就这个时候 , 在刚刚改朝换代的第1设计局中 , 一位名叫费奥克基斯托夫的工程师却向苏联高层递交了一份关于发射轨道空间站的建议文书 。
在登月计划中屡次受挫 , 又失去了科罗廖夫这样一位航空奇才后 , 苏联政治局终于肯把注意力转移到建设太空站中 。 而这一太空站计划 , 被苏联命名为“礼炮”计划 。 切洛梅在得知太空站项目将在苏联高层的支持下继续推进时 , 显然是激动而高兴的 。 但随之产生的分工问题 , 却让他的心情峰回路转 。 因为这回 , 他又将碰上自己的死对头—第1设计局 。
1971年,苏联飞船返回地球,打开舱门后发现,三名宇航员已经死亡
文章图片
在1964年启动的登月计划中 , 苏联高层的作为让切洛梅十分失望 。 那时科罗廖夫还在人世 , 第1设计局自然由他掌权 。 苏联将登月计划一分为二:切洛梅带领第52设计局负责载人绕月飞行 。 而载人登月 , 则由科罗廖夫的第1设计局主持 。
话虽如此 , 领导显然更偏向于第1设计局 。 正是高层这种一碗水端不平的态度 , 导致两个设计局间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 , 乃至到了科罗廖夫逝世 , 苏联登月计划还是未能实现 。
而这次的太空站计划 , 苏联高层再度将第1设计局和第52设计局捆绑在一起 。 计划的总负责人是切洛梅和那位提交太空站建议的费奥克基斯托夫 。 分工方面 , 第1设计局负责民用科研方面的设计 , 第52设计局负责军事侦察方面的设计 。 发射空间站的载具 , 采用的是切洛梅旗下的质子-K型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