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囚禁于纳米围栏中的量子
量子围栏
尘世缤纷设槛栏
春风无处育清寒
蜃楼量子流波影
应是微观作喜欢
1.引子
曾几何时,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一位科学家修为到了一定高度,就会开始谈论科学之美。杨振宁先生就经常引用“秋水文章不染尘”一句来描述学问之美,其中味道,读者可去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先生在其书房自题楹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那里体会。杨先生是大师,他对科学结构美的鉴赏当然有深度和厚度。我们大多数人,对科学之美的欣赏则主要来自视觉感受:一幅物理图像、一列物理公式,再加上对称、简洁这些元素,便可将科学之美提升到与诸多艺术之美比肩的高度。这是一些科学人嫁接自然与艺术的手法,屡试不爽。
科学的视觉之美已经沁入学者的骨髓,因此常能够引起同行的共鸣与惊叹。话说大约1990年代,当时风头正劲的IBM公司在加州Almaden运行有一个研究中心,颇负盛名。该中心1993年发布过一张实验图片,如图1(a)所示。图片的视觉瞬时引起巨大轰动,其后亦经久不衰,现在好像已经成为量子物理学的知名印象作品之一。
文章图片
图1.量子围栏(quantum corrals)的STM图像。图片(a)中,样品是高度洁净和原子级平整的Cu (111)表面,表面上有一个圆圈形围栏,乃由48个Fe原子组成。圆圈平均半径为7.13 nm,相邻Fe原子之间平均距离0.95 nm。红色箭头所指乃一个孤立的Fe原子位置,黄色箭头所指乃围栏内形成的“波动干涉”般花样。图片(b)乃量子围栏的另外一个例子。
https://www.nisenet.org/catalog/scientific-image-quantum-corral-top-view
https://www.pinterest.com/dbridg66/the-quantum-realm/
众所周知,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扫描隧道显微术(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是微结构与电子结构探测技术的一个里程碑。这幅图片描述的是该中心研究人员M. F. Crommie等人的一项实验观测结果。这里的样品是高度洁净而有序的金属Cu单晶(111)表面,呈现清晰的密堆排列。STM技术具有在表面操纵单个原子移动的功能。此时,在这一表面沉积上零散的Fe原子,然后用STM针尖将这些Fe原子一个一个移动到某一个区域形成一个圆形或者其它形状的围栏。至此,样品制备即告完成。
接下来即可开始对这个样品表面进行测量。保持针尖和样品之间有一个较低的偏压(用于防止扫描时针尖导致的原子运动),扫描针尖探测到样品表面的形貌(图1(a))或微分电导之空间分布,从而反映出样品表面的费米面处电子态密度(微分电导正比于样品表面处的态密度) 之空间分布形态。
这一图片在笔者 (及类似的外行物理人)看来,有如下几处奇妙特征和迷惑之处:
- 校花患上精神病,父母不给治病反而将其囚禁5年,网友联合救出
- 迪拜“恶魔酋长”穆罕默德:坐拥300亿资产,却囚禁妻女20年
- 安保系统太小儿科?两名小男孩轻松进出白宫围栏
- 1977年,20岁女孩搭乘顺风车惨遭囚禁,被虐待7年后竟爱上了恶魔
- 美国加州发生石油泄漏设置漂浮围栏阻止污染扩散
- 湖北武汉一男子,偷挖地窖囚禁2名女孩590天,最后怎么被发现的?
- 宇宙是“囚禁”人类的容器?光速并非极限,人类无法走出银河系?
- 疯狂的马兜铃:先引诱再囚禁,生存全靠耍流氓,还有人当好东西吃
- 横跨30亿光年的宇宙墙曝光,为何要“囚禁”我们?是谁建的?
- 鲸鱼被非法囚禁后获救,恢复自由的虎鲸却不愿走,专家的解释很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