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比利时蓝牛是世界上体格最强壮的牛 , 同时也是备受欢迎的专用肉牛 , 发达的肌肉、雕塑般的外形还为这一物种赢得了动物界“健美冠军”的称号 。
和普通牛相比 , 比利时蓝牛的体型更加硕大 , 体表覆盖着一层白色皮毛 , 中间有蓝色或黑色斑点 , 斑块大小不一 。 同等体型下 , 比利时蓝牛比普通的牛更重 , 公牛的平均体重为1200公斤 , 母牛的平均体重则为725公斤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比利时蓝牛并非比利时的原种牛 , 而是由多种牛杂交培育后形成的产物 。 据资料记载 , 在19世纪比利时的中北部地区 , 当地的本土牛和英国的短角牛发生了杂交 , 产生的后代又与来自法国的夏洛莱牛进一步杂交 , 由此就形成了比利时蓝牛的前身 。
到了1950年 , 欧洲人越来越倾向于选用肌肉占比大的肉牛 , 这导致育种方向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60年代 , 在这一阶段的育种过程中 , 一个控制肌肉生长的基因发生了异常突变 , 导致新一代的比利时蓝牛肌肉异常发达 , 变成了妥妥的“肌肉牛”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尤其是在肩部、背部、腰部以及臀部 , 肉块组织发生了明显的重叠 , 呈现出典型的双肌特征 , 极大地提高了肉用性能 。 这一突变原本在意料之外 , 没想到却高度迎合了消费市场 , 受到了欧洲乃至全球市场的热烈欢迎 。
基因的意外突变 , 也给比利时蓝牛的命运带来了变化 。 在没有发生突变之前 , 比利时蓝牛原本具备乳肉兼用的生产功能 , 在发生突变之后 , 比利时蓝牛则变成了彻底的肉用牛 。 虽然长相有些怪异 , 但比利时蓝牛的肉质纹理和营养风味着实让不少人欲罢不能 , 被先后引入了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不包括中国)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比利时蓝牛每天能长3斤肉 , 肌肉含量比普通牛肉多18%~20% 。 由于肌肉过分发达 , 比利时蓝牛的脂肪无法正常沉积 , 牛肉的脂肪含量比其他牛种低了30%左右 , 胆固醇含量非常低 。
刚出生的牛犊体型巨大 , 给母牛的生产带来了很高的风险 , 难产率高达95%以上 。 母牛的肌肉虽然发达 , 但是产道宽度较窄 , 骨盆尺寸也相对较小 , 分娩过程异常艰难 。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 , 人们都不得不采用剖腹产的手段进行人工助产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但剖腹产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 首先 , 剖腹产会对母牛造成巨大伤害 , 如果手术进展不顺利 , 甚至可能会导致母牛丧命;其次 , 剖腹产需要专业的兽医才能完成 , 这意味着人工成本和工作量的增加 。 对于中国的养牛业来说 , 专业兽医的人才缺口巨大 , 自然繁殖的顺产率实在又太低 , 这也是我国迟迟没有引入比利时蓝牛的重要原因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比利时蓝牛的“难产危机” , 根源还是出现在基因突变上 。 那么问题来了 , 发生突变的这个基因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1997年 , 发表在《基因组研究》上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 , 比利时蓝牛发生突变的基因为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基因) , 这种基因在天然情况下就存在一定的突变率 , 但概率极低 。 该基因的功能位点一旦发生突变 , 骨骼肌就会过度发育 , 动物的表型也会随之变化(最典型的就是“双肌”性状)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MSTN在不同物种中的突变后果
迄今为止 , 科学家在不同的品种牛中都找到了这种基因 , 著名的皮尔蒙特牛也是因为这种基因发生了突变才形成的 。 除了牛以外 , 这种突变在其他动物身上也会出现 , 比如鱼类、鸟类以及各种哺乳动物——这其中也包括人类 。
比利时蓝牛:牛中的“健美冠军”,一天长3斤肉,中国却没引入
文章图片
突变牛和正常牛肌肉纹理比较
比如在2004年 , 美国媒体报道了一名双肌表型的巨婴 , 肌肉异常发达 , 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后来的基因检测证实 , 该婴儿MSTN基因的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处发生了突变 , 鸟嘌呤(G)变成了腺嘌呤(A) , 导致前体蛋白合成提前终止 。
相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 引起巨大轰动的还有惊世骇俗的“虹鳟鱼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