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赚2亿!中远海控是如何从A股亏损王逆袭的?


日赚2亿!中远海控是如何从A股亏损王逆袭的?
文章图片
你为什么能吃上日本的神户牛肉、穿上越南产的鞋子、用上英国产的吸尘器?
这些都要归功于一个神奇的发明——集装箱 。
集装箱出现之前 , 海运货物的运输效率不仅低下 , 还非常耗费人工成本 。 集装箱出现后 , 全球90%以上的贸易运输是通过海运进行 , 集装箱海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因素 。
而中国作为全球贸易链条中的重要参与者 , 已经成为集装箱发货量最大的国家 。
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企业 , 叫中远海控 。 最近一年 , 你大概已经在股票热榜中常常见到它了 。
作为中国的“海运之王” , 中远海控的命运一波三折——十年间亏损百亿 , 但最近一年半 , 不仅全挣回来了 , 还富余了300多亿 , 由此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 市值增长近3300亿元 。
疫情到底如何影响了中远海控的业绩表现?中远海控的爆炸业绩能持续多久?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环 , 海运行业在疫情之中以及疫情之后又将会如何变化?
01、改变世界的“箱子”
1956年的春天 , 一种改变世界的装载和运输方式 , 悄然出现了 。
在美国最大的一个港口——新泽西纽瓦克港 , 58个铝制卡车车厢 , 被起重机装上了一艘叫做“理想X号”的老油船 , 它们将在5天后驶向另一个港口 。 在那里 , 有58辆卡车正等着迎接它们 。
主导这一切发生的 , 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从卡车司机变身为集装箱之父的麦克莱恩 。
在集装箱出现之前 , 航运货物只能零散地摆放在运输船只的甲板上 , 这一堆 , 那一团 , 整只船的空间利用率相当有限 。 每一个运输环节 , 还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繁琐的装载、卸载 。
集装箱概念出现之后 , 标准化的体积设计 , 让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 , 被塞进规整的“箱子”里 , 这个“箱子”的尺寸乘以某个倍数刚好等于船只的长度 , 也能够刚好嵌在卡车背上、货用列车上 , 得以在一系列配套的物流系统中自由流转 。
日赚2亿!中远海控是如何从A股亏损王逆袭的?
文章图片
在集装箱的世界中 , 尺寸就是语言 。
目前国际上共有13种规格的集装箱 , 其中长20英尺、宽8英尺、高8英尺的集装箱 , 被称为标准箱(TEU) 。
1969年7月 , 第一艘纯集装箱货船到访中国香港 , 当时香港的集装箱站场甚至还未竣工 。 1988年 , 中国海运量首次超过美国 , 成为全球海运量最大的国家 。
在“理想X号”首航后半个世纪 , 每年有相当于3亿只标准箱的集装箱在跨越全世界的海洋航行 , 而其中26%是从中国出发的 。
中远海控(601919.SH) , 就是中国集装箱运力规模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 。
到了2006年 , 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为核心的中远集团 , 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综合性航运企业 , 拥有、控制各类船舶715艘 , 合计4219万载重吨 , 而中远海控的前身中国远洋 , 就是中远集团旗下经营集装箱业务的核心主体 。
2015年 , 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重组 , 上市公司中国远洋改名为中远海控 , 在全球运力排名第四 。 2017年 , 中远海控又以484.56亿港币收购当时全球排名第7的东方海外国际 , 国际排名升至第三 。
从业务构成来看 , 近十年中远海控来自集装箱航运业务的收入比重逐渐提高 , 2020年已超过96% , 另有约4%的收入来源于码头业务 。
依托不断并购和建造新船只 , 中远海控的运力规模有明显的提升 , 在全球范围内的排名不断向前移动 , 收入也从2015年的574.9亿元增至2020年的1712.59亿元 , 但其盈利能力一直为人所诟病 , 甚至戴上了“亏损王”的帽子 。
日赚2亿!中远海控是如何从A股亏损王逆袭的?
文章图片
2009年、2011年、2012年和2016年 , 中远海控分别亏损67亿元、88亿元、81亿元和91亿元 , 合计亏损328.14亿元 。 对应年份中 , 其亏损金额在A股数千家上市公司中均排进了前三 。
都成为国际海运巨头了 , 为什么会亏损这么严重?
集装箱运输业有两个明显的问题 , 一是对市场反应速度慢半拍;二是运力过剩成为大趋势 。
集装箱航运业务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载体 , 是经济的“晴雨表” 。 一旦经济出现问题 , 运输市场的需求就会明显减少 , 但货运公司很难迅速作出调整 。
造一艘船的时间在1-2年 , 如此长的周期 , 会导致船只订单的调整难以准确跟上航运业务的变化 。
十年前 , 行业内就不断有“运力过剩”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