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全球超175支新冠候选疫苗“参赛”,谁能最先出线?( 五 )


牛津大学疫苗在能够将新冠病毒感染率降低50%的中和试验中 , 接种28天时 , 受试者均活化了中和抗体 , 平均滴度为218 。 但在Ⅱ期临床试验中 , 陈薇团队疫苗在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受试者中 , 中和抗体的平均滴度分别为19.5和18.3 。 与Ⅰ期结果类似:接种后28天 , 各个剂量组活化的中和抗体水平没有超过40 。
总的来看 , 这些疫苗在接种2~4周以后 , 都活化了抗体 , 尤其是中和抗体 。 但专家们强调 , 这些数据很难直接比较 。 “没有第三方的独立机构将这些疫苗放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评估 , 难以真正得出结论 。 ”金侠说 。
T细胞的应答同样重要 , 但只有牛津大学的这支疫苗在T细胞上的数据令科学家们印象深刻 。 徐建青说 , 牛津疫苗百万个细胞中在14天、56天时分别有856、424个T细胞 , 作为对比 , 28天时 , 康希诺疫苗百万个细胞中T细胞为100个左右 , 也就是说 , 即使是用牛津疫苗接种56天时的数据 , 也要比康希诺高出4倍 。
8月13日 , 国药中生武汉所的灭活疫苗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了具体的试验结果 。 Ⅰ期临床中 , 接种三次疫苗后14天 , 低、中、高剂量组的中和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316、206和297;Ⅱ期临床中0/14和0/21天接种两次中剂量疫苗后14天 , 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121和247 。 这款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疫苗组和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低于目前发表的其他疫苗临床试验数据 。
但是 , 徐建青说 , 这类疫苗因采用整个灭活的病毒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 , 所以活化的抗体类型很广谱 , 包括大量的非中和抗体 , 如果患者再感染导致其症状加重的风险(即ADE现象)目前还不能排除 , 因此后续的安全性如何 , 还有待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检验 , 尤其是接种者再次暴露在病毒中时 。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Novavax的重组蛋白疫苗也于9月2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 , 其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达到恢复期COVID-19患者的4倍 。
效益与速度的权衡
【临床实验|全球超175支新冠候选疫苗“参赛” , 谁能最先出线?】18世纪 , 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用接种牛痘的方式预防天花 , 被称为“疫苗之父” 。 一个世纪之后 , 科学家们意识到 , 可以将人们暴露在灭活处理的病毒中来教会免疫系统对付病毒 。 从1980年代起 , 疫苗巨头公司普遍开始采用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 核酸疫苗则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第三代疫苗技术——这些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 即如何“欺骗”人体免疫系统 , 以让其记住病原体的样子 。
要达到这个目标 , 疫苗可以用减弱的病毒、灭活的病毒、部分病毒蛋白、植入到无害病毒上的病毒蛋白、甚至仅仅是编码了病毒蛋白代码的mRNA来制备 。 而接种疫苗 , 其实类似于在没有健康危害的情况下 , 让人体经历一次病毒感染 。
中国在年初便布局了5条新冠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 , 包括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与基于mRNA和DNA的核酸疫苗 。 这些路线几乎涵盖了新冠疫苗的主流研发技术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病毒学家戴夫·奥康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当疫苗在免疫原性上不相上下时 , 其他因素 , 如生产的便捷性、成本、副作用和交付的频率等考量可能更为重要 , 这就是为何需要多种候选疫苗同时推进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各技术路线的疫苗都各有其优缺点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艾滋病研究所所长陈志伟带领的团队正在研发针对新冠病毒的DNA核酸疫苗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作为前沿技术 , 人用核酸疫苗因为没有获批上市过 , 也就意味着产业化是不成熟的 , 后续能否满足成千上万的大规模人群应用是难点 。 不过 , 如果能突破这个瓶颈 , 他认为核酸疫苗速度快、没有预存免疫的优点 , 可能会成为引领今后疫苗的一种比较好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