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全球超175支新冠候选疫苗“参赛”,谁能最先出线?( 四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所与北京所的两款灭活疫苗于6月23日获得了阿联酋卫生部长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文件 , 在阿联酋开启 Ⅲ期临床试验 , 预计入组1.5万人;8月21日 , 国药中生与阿根廷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合作 , 此前一天 , 该疫苗获得秘鲁、摩洛哥临床试验批件 。
7月21日 , 中国科兴的灭活疫苗进入Ⅲ期 , 在巴西开展临床试验 , 是全球第三个进入第三阶段试验的疫苗 , 预计将有约9000人参与试验 。 8月11日 , 科兴的灭活疫苗又开始在印度尼西亚开展 Ⅲ 期临床试验 , 纳入受试者1620人 。
“技术路线的选择差异实际上与不同国家的科研实力、产业化条件有关 , 如果中国做mRNA疫苗 , 推进速度肯定就会慢下来 。 ”上海市公卫中心疫苗与免疫研究中心主任金侠说 。
国内的核酸疫苗进展确实慢于美国 。 6月19日 , 军科院与云南沃森生物、苏州艾博生物公司联合研发的mRNA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 是中国首个获批临床的核酸疫苗;7月20日左右 , 艾棣维欣与美国Inovio合作研发的DNA疫苗、上海复星医药和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同期在中国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 相比之下 , 7月27日 , 美国Moderna与NIAID、辉瑞公司与德国BioTech公司合作的两款mRNA疫苗同时在这一天已经开始了 Ⅲ期临床试验 。
谨慎对待那些积极的结果
疫苗之所以重要 , 是因为对病原体最好的防御 , 仍然是我们体内随时待命的古老卫士:T细胞与B细胞 , 其中T细胞负责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 B细胞能分泌各种各样的抗体 , 其中一部分能直接中和病毒 , 被叫做中和抗体 。
上海市公卫中心疫苗与免疫研究中心主任金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一支疫苗的保护性如何 , 最主要是取决于中和抗体的水平高低和T细胞应答的好坏 。 因此 , 中和抗体的滴度就能间接反映疫苗的免疫能力 。
Moderna的首席医学官Tal Zaks很在意时间 , 因为公司需要在这个夏天之前 , 就能够证明疫苗的潜力或“预期效益” 。 据《纽约客》报道 , 5月15日 , Tal Zaks的邮箱收到了其新冠疫苗的初期报告 , 尽管只是分析了Ⅰ期45个受试者中的8个 , 但结果足以让公司高层与合作者兴奋:两次给药后 , 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8位受试者体内都产生了中和抗体 , 且滴度达到或超过了恢复期患者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滴度 , 同时 , 疫苗总体上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3天后 , Moderna在一份公司新闻稿而非正式的论文中披露了这个数据 。 尽管这样做因不够严谨而遭到科学界的质疑 , 但这个信息立刻推高了投资者们的信心 , 当日Moderna股价应声上涨近20% 。
这个夏天 , 多款疫苗陆续披露前期临床试验数据 , 几乎每周 , 人们都能听到又有疫苗报道“充满希望”的数据 。 秦远解释 , 因为以前的很多疫苗都采用灭活技术 , 这种疫苗诱导T细胞的反应比较弱 , 所以 , 过去通常用中和抗体水平来判断疫苗的免疫原性 。 然而 , 这一指标到底要达到多少数值才算是有效的并不清楚 。 流感疫苗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 但是中和抗体滴度多少能够有保护作用 , 依然不确定 。
7月14日 , Moderna的mRNA疫苗I期临床完整数据发布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的第43天 , 参与者检测到的中和抗体滴度在25和100微克剂量组分别为339.7与654.3 。 8月12日 ,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与美国辉瑞联合开发的mRNA疫苗也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其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 。 接种10微克和30微克剂量疫苗的志愿者在第二次接种疫苗后第7天 , 中和抗体的平均滴度达到峰值 , 分别为168和267 。
7月20日 , 步步追赶的两支腺病毒载体疫苗:陈薇团队的5型腺病毒疫苗(Ad5-nCoV)Ⅱ期临床试验数据 , 及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合作的黑猩猩腺病毒新冠疫苗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均在《柳叶刀》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