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贤在政治里就是个伪概念 , 这就是个意识形态工具 , 是忽悠人民群众的玩意 , 事实上什么用没有 。
胜者才能贤 , 败者肯定是不肖的 。
立储 , 皇帝要先估计自己大概死亡的时间 , 之后根据现有的形势消长变化 , 预测自己死亡那个时间点的形势 , 确保继承者在继位这个时间点势力最大 , 能压的住其他势力 。
这诸势力大致有:先帝势力、外戚势宦官势力(清朝是辅政大臣 , 也就是军机大臣势力) , 新帝势力 , 这四个是在后廷 , 关乎新帝的生命安危和政治影响力 。 在前廷 , 主要是中央的六部九卿的士大夫势力 。
文章图片
故宫
这些势力错综复杂的与几个势力相当或者某一个势力最大的潜在的继承人联系在一起 。
如果继位时新帝的势力压不住其他 , 或者有另一个势力比新帝势力更大 , 那新帝就是废人一个 。
尧为匹夫 , 不能治三人;纣为帝王 , 足以乱天下 。 千万不要纠结帝王本人的才能人品 , 因为这些东西不能让他坐江山 。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简而言之 , 人的本质是人所乘的势力的大小 , 乘大势者尊 , 乘微势者卑 。
如果没有社会关系 , 人就不是人 。 政治家他是在浪潮的潮头的浪花 , 这个浪花是潮水推上去的 ,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
文章图片
康熙画像
我拿康雍时期举个例子:
一、康熙早早的立储 , 自然太子就是合法继承人 , 这必然会让一些政治力量凝聚在他周围 , 让他的势力逐渐加大 。
太子和皇帝的势力 , 乃至宇宙间一切的势力 , 是无法维持一个静止不动的平衡态的 , 这是历史规律、自然规律 。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太子的势力必然有一个壮大和衰落的过程 , 在不同时期 , 太子和皇帝的势力对比决定两者的关系 。
太子在康熙四十初年势力最大 , 可是康熙不会死 , 那就不可能把位置给他 。 太子只有两个选择 , 要么在势力最大时干掉康熙继位 , 要么无奈接受势力衰落的结局 , 最终结果太子倒了 。
二、太子这一浪过去了 , 八阿哥的浪起来了 。 八阿哥也是遇到太子的问题 , 康熙老是不死 。 之后八阿哥也没能干掉康熙 , 他的势力也衰落了 。
文章图片
故宫一角
三、八阿哥这一浪过去了 , 十四阿哥的浪起来了 , 他还是遇到这个问题 。 不过 , 这个时候康熙是真的快死了 , 历史已经进入了关键的节点上 。
这个时候康熙才真正考虑立储的问题 , 因为他终于能够知道自己大概什么时候死 , 提前去考虑没用的 , 因为他老是不死 , 他的一切考虑就都无意义 , 所以这时他开始真正有行动了 。
【古代为什么立嫡长子不立贤?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如果十四阿哥势力衰落 , 下一浪就必然是雍正 。 康熙显然是中意雍正 , 所以康熙希望通过自己主观的努力让十四阿哥的势力过早壮大并且在自己死前衰落 , 从而使雍正在自己去世使势力最大 。 他借着军事上的机会把十四阿哥调到青海 。
对十四阿哥来说 , 他陷入两难 。 他不知道康熙能撑到什么时候 , 如果康熙死了他不在北京 , 他就没戏了 , 如果康熙能够撑到他回来 , 那皇位就非他莫属 , 因为他的势力将最为壮大 。
可是康熙病入膏肓这种事是绝对机密 , 皇位对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而言不言而喻 , 康熙要隐瞒大家都没办法知道 。 最后 , 十四阿哥的实力也不足以采取措施 , 只能去了青海 。
- 苍蝇为什么总喜欢''搓手''?还会把头拧下来
- 渔民捕到翻车鱼,称重时差点压坏称,为什么能长那么大?
- 古代西方十大酷刑,看到第十个彻底扛不住了,恨不得满屏马赛克
- 俾格米人,为什么身材如此矮小,却能在10岁前结婚生子?
- 在沙漠中遇到渴死的骆驼,为什么不能碰?碰了后果很严重吗
- 古代饥荒时,人都快饿死了,为什么不去水里抓鱼吃?
- 宇航员从月球眺望地球,他们连牺牲都不怕,为什么会感到恐惧
- 银行定存利率高达4.5%,存款的老人却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 渔民捕到翻车鱼,称重时差点压坏称,为什么能长那么大
- 张红雷:为什么说周期型行业与科技型行业是白送钱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