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4月18日 , 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西北运行基地揭牌仪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 。
当天上午 , 一架顺丰“飞鸿-98”(FH-98)无人机搭载农产品起飞 , 奔赴180公里外的宁夏盐池县 , 这代表着顺丰正式展开了大型物流无人机的运营业务 。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FH-98无人机由航天时代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航天时代电子)基于运5B平台改装而来 。
这带来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无人机运输已经成为物流行业技术进步大势的现在 , 是什么让顺丰及其伙伴选择了1958年就投入批量生产的“老爷爷”机型作为主力无人机的改装平台?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起降与安全性能优异 , 极大降低物流成本
事实上 , 航天时代电子并不是首家“看中”运5飞机作为无人机改型平台的企业 。
2020年11月 , 民航局适航审定司向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颁发了“鸿雁”(HY100)大型无人机系统“设计生产批准函” 。 这是我国首个通过适航审定的民用大型无人机系统 。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民用无人机适航审定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 另一方面也说明 , 运5平台作为民用无人机改型平台是可靠有优势的 , 而其核心优势来自于运5独特的设计结构和运营优势——
运5是一种采用活塞式发动机、双翼结构的多用途运输机 , 原型是苏联在二战后设计的安-2飞机 。
安-2最初被称为“农业经济1型” , 于1947年首飞 , 1949年批产 。 我国在1954年进口多架安-2 。 经过实践使用 , 飞行人员对该机的实际使用表现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 随后通过苏联方面的全套技术资料支持 , 由原320厂(现航空工业洪都)完成仿制工作 , 并在1958年开始批量生产 。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运5空重不到3.4吨 , 最大载重2.133吨 。 以载人运输飞机的标准看 , 它属于小型运输机;但在现阶段的无人机物流体系下 , 运5已经属于大型飞机了
独特设计
运5最大的外观特征在于它的双翼设计:双翼设计可以在有限的飞机长宽限制下 , 带来接近翻倍的机翼面积;因此很低的速度下 , 也能产生非常大的升力 。
借助这一特性 , 即便运5因为机体结构的结实耐用 , 导致自重方面并无优势 , 也依然能够在极低的速度、极短的距离下 , 就能完成起飞和降落——而且只要地表比较平整、结实 , 不论是草地还是夯土……即便起降条件恶劣 , 运5也能很好的适应 。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运5起飞滑跑距离仅150米 , 着陆滑跑距离仅需170米
这种极为优异的低速飞行和起降能力 , 又使得运5拥有另一项显著的安全性优势:即使是动力完全丧失 , 它也能非常容易地安全滑翔着陆:一些安-2的飞行员曾表示 , 在速度低到48公里/时的情况下 , 依然能够完全控制飞机的飞行 。
顺丰无人机正式投入运营,但为什么是运5?
文章图片
苏联产安-2飞机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 , 运5的飞行特性能够极大减少无人机物流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最低仅需要200米级别的跑道 , 能够大幅节约征地和建造的相关资金 。 而在相同的总投入限制下 , 这意味着可以建设更多的物流无人机机场 , 扩展更多的物流节点、覆盖更广阔的面积 。
同时运5的安全性优势 , 更使得即便遭遇发动机故障等意外情况 , 飞机依然有很高的概率 , 能够在可控条件下通过滑翔降落——这既带来了更大的操纵余地 , 能避免飞行事故本身带来的损失 , 更能够最大程度的保全所载货物 。
扬长避短的无人机改型 , 载人缺点不足为道
纵然拥有以上突出的优势 , 但作为载人运输飞机 , 运5飞机也有不少缺点 , 其最大的问题是乘坐体验差:
运5所采用的是活塞-5发动机 , 振动和噪声都非常强烈 , 这使得乘坐运5的体验类似于“坐飞行拖拉机”;同时 , 双翼设计也给运5带来了最大的短板——由于阻力巨大 , 它的飞行速度很慢:在1750米高度时 , 运5的最大巡航速度只有240公里/时 。 比起如今主流的喷气式商用飞机 , 这样乘坐体验和速度显然让乘客无法忍受 。
而一旦被改造为无人机 , 从事物流运输 , 这些缺陷就变得无关痛痒了:首先 , 无人机 , 不存在机组人员和乘客 , 所谓“驾乘体验”便无从谈起;而这样的飞行速度 , 虽然相比起喷气商用飞机来说相当慢 , 但在地面运输负担越来越重、堵车无处不在的现在 , 这样的速度优势显然是压倒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