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物是人非背后的人生况味——晏殊《破阵子》读后( 二 )


 郑朝晖:物是人非背后的人生况味——晏殊《破阵子》读后
文章插图
这真的是人生的悖谬之处。当美好的情境唾手可得的时候,或者沉浸在当下的美好之中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没有回忆,没有瞻望的。他们的世界就只有眼前。而当一切美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的时候,这种曾经的美好却会异常真切的出现在我们的心底。——比如有时候一个人感到寂寞的时候,才会去把曾经的种种情愫细细品咂,但这其实不过是饮鸩止渴,因为那时的美好不过是为了提醒自己当下的寂寞,如此而已。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其实就是寂寞啊。
 郑朝晖:物是人非背后的人生况味——晏殊《破阵子》读后
文章插图
当然,这样的感伤背后,人与人的生命态度是不同的,比如晏殊,只是用“可惜”两字将这样的寂寞轻轻地抹去,不再直抒胸臆,转而感叹“风飘露冷”了。我以为,中国诗歌最美妙的手段不过是“以景结情”了。如果直接抒情,情感固然是明确了,但是却是被固化了。而作者借助于景物来传递情感,读者借助于景物来感受情感,这里面就有一个读者借助于自己的人生经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了。
 郑朝晖:物是人非背后的人生况味——晏殊《破阵子》读后
文章插图
读者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就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带进去,丰富了作者原本的情感。这就是以景结情的妙处所在了。但是读者也不是胡思乱想,因为读者的情绪走向,早就被前面的诗句所影响,所以是“大方向一致”前提下的再创造。这种有限制的自由,才显得更有韵味了。
 郑朝晖:物是人非背后的人生况味——晏殊《破阵子》读后
文章插图
不指天画地,也不寻根究底,只是轻轻叹息之后就走开,这就是晏殊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吧。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特别鸣谢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公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