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神祖庙 清帝南巡行宫( 二 )


黄河之神祖庙 清帝南巡行宫
文章插图
二,始建于元代的朱山大王庙南宋以后,黄河夺泗入淮,泗水古道作为黄河正道从此开始,由于黄河水量充沛,水流湍急,使原来的泗水古道更加宽阔深广。元代以降,国家漕运渐由黄河转运,因此,徐淮之间的运漕皆取途宿迁黄河航道。朝廷和官府对于黄淮河道治理开始重视。由于黄河水流巨大,河床逐年加高,对皂河河道形成倒灌之势,使皂河航道经常出现船毁人亡的灾难事故,故而在元代初年,国家即在皂河设立了皂河水站,专门管理皂河进入黄河的堤防工程(见谭其骧《元代江苏地图》)。明代初年,朝廷又在皂河航道上设立了六处专司捞浅、疏浚、护堤的浅舍(明代《漕河图志》)。由于皂河水上事故不断,至元朝顺帝时期,当地广泛讹传“皂河水怪杀人”的恐怖谣言,皂河流域,人心惶惶。明代万历年间宿迁第一部县志中的《祠庙》一章中记载道:朱山大王庙,在顺德乡。元顺帝时,皂河水怪杀人,里人闻虹县朱山有神能除之,遂车载而来,至其地,车头辄脱,因以脱车名里,遂立庙其地祀焉。该志书的《乡隅》一章中也有相应的记载:脱车头镇,在顺德乡,去治西北四十里。根据志书记载的里程和地名,元代的脱车头镇即是现在的皂河镇。志书记载,朱山大王是一位山神,那么他为何能够消除水怪而成为水神呢?笔者对周边地区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和考证后,发现古代民间和官方祭祀朱山大王的并不多见,就目前可以见到的方志资料中,只有古代的邳州城里有过朱山大王庙,此外,在宿迁城里还有一个朱山相公行祠,明万历县志对于朱山相公庙条目说明文字是:朱山相公庙,在下相社朱山,元至间,里人为汉朱买臣建,旱涝祷之辄应。根据这一记载,这位朱山相公是汉代的朱买臣,其为吴县人,汉武帝时任会稽太守,后为丞相长史,被杀。皂河的朱山大王庙中的朱山之神是否也是这位汉代的会稽太守?笔者多次到泗县(即志书中的的虹县)朱山进行田野调查,发现这位朱山之神也叫朱买臣,但却和《宿迁县志》记载的汉代会稽太守并非同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有这两位朱买臣,而是曾经出现过四位朱买臣。他们一是汉武帝时会稽太尉朱买臣;二是汉元帝时武昌太守朱买臣;三是南北朝梁元帝时宣猛将军朱买臣;第四位是梁元帝时宦官朱买臣。《泗州志》记载,泗县的朱山之神是梁元帝时的宣猛将军朱买臣,而不是汉代的会稽太守朱买臣。这位宣猛将军朱买臣籍贯就是泗州人,还做过做泗州城的长官,曾经率当地军民成功抵御了泗水洪灾,使当地万千居民免除灾难,同时,他还曾和南朝名臣胡僧佑联手抗击北魏,以致青史留名,死后归葬故乡青山。此山便以其姓曰朱山。被地方百姓供奉为朱山之神。由于当地传说朱山之神可以御灾捍患,符合礼制中“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祭祀法则,所以《泗州志》记载,每至旱涝,地方民众祈祷祭祀,有求必应。因此在宿迁西北乡纷纷传言皂河水怪杀人的时候,当地人听说朱山之神能消除灾患。于是就用神车,恭恭敬敬地将他请到皂河岸边,立庙祀焉。而皂河前身脱车头镇正是因此而得名,可谓“先有大王庙,后有皂河镇”。三,黄河之神的祖庙安澜龙王庙里乾隆御碑上的乾隆帝御制碑文中记载道:江南宿迁县之皂河,庙祀显佑通济昭灵孝顺黄河之神由来旧矣。其地前控大河,后临运道,洪流湍波,远近奔汇,号为最险。奠厥民居繄神功是赖。碑文中“庙祀显佑通济昭灵孝顺黄河之神由来旧矣”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这座庙的历史悠久,在当时已不可考。(有关黄河之神祖庙的考证,笔者在公元2000年前后,曾发数篇文章进行论证,在当时国内地理历史研究领域引发过一定影响,几篇论文被转载到海内外的中文网站,《人民日报》、《大河报》、《凤凰网》等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都予以报道,国内多家大学研究机构数次来到宿迁考察论证)。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号称金龙四大王,俗身为南宋一位书生,名叫谢绪,《辞源》有简略介绍:“金龙四大王,神名,相传宋人谢绪为谢太后族人,隐居于金龙山顶,元兵入临安,不屈,投江自杀,民间尊以为神。”明清以来有关金龙四大王的记载浩如烟海,关于其由人到神的经历及显灵神迹,明清官方史料和文人笔记中基本记载相同:谢绪,南宋诸生,杭州钱塘县北孝女里(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安溪村)人,东晋太傅谢安之后,兄弟四人,谢绪排行第四,秉性刚毅,以天下为己任。咸淳七年(1272),两浙大饥,尽散家财以赈之。知宋祚将移,构望云亭于金龙山,隐居不仕。南宋亡,谢绪北向痛哭不止,叹曰:“生不能报效朝廷,安忍苟活。”作诗明志,吟毕,赴水死。明太祖朱元璋与元将蛮子海牙战于徐州吕梁洪,元师顺流而下,明军将溃,太祖忽见空中有神披甲执鞭、驱涛涌浪,河忽北流,遏截敌舟,震动颠撼,旌旗闪烁,阴相协助,元师大败。太祖夜梦一儒生,告之曰:“余为宋会稽谢绪也,宋亡,赴水死,行间相助,用纾宿愤。”太祖嘉其忠义,诏封为“金龙四大王”。因其具有护漕、捍患的功能,故不断受到明清官方的褒奖和敕封。这些历史资料中记载的谢绪,死后百年显圣帮助朱元璋明军战胜元军之地,在徐州以下黄河的吕梁洪处,距皂河不足百里,当时明军驻扎之地正是在骆马湖一带,朱元璋战后敕封谢绪为“金龙四大王黄河福主”,传说朱元璋为其建造的第一座庙宇就在其行营之处,即原先的朱山大王庙内。由于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命建庙,故而此庙就被当地一直称为“皇太庙”。由朱山之神而成黄河之神,这座庙宇祭祀主体改变的历史,在庙里残存的一块石碑上尚可得到验证。这块落款为康熙六十年的石碑上记载了一位河道官员深夜在黄河上遇险得到神祇庇护的故事:“闻之里中父老,去岁戊子季春,大司口口口口公昏夜鼓棹黄河,自徐邳口口口,见岸上仪从甚多,八座鼓吹,如人间贵官。询之曰火德星君,口口口口盖下一长吏曰:睢宁县。天将明,旌祈冉冉入河神庙门。公遂登岸,入庙惟见火神遗像在焉。须臾风暴骤至,行舟辟易,始知扁舟夜行,风涛不惊,神之明德远矣。阖口口口口咸知,称述甚祥。昔公治河九载,殚精竭虑,功奏平成,滨河之民口口公之德泽,沦肌浹髓,故于河神庙之北,构楼三间,上奉玉皇,下奉公禄位,将以世世焚祝也”(文中“口”皆为碑文脱落之处)。从原碑文第八行“公治河九载”这一历史事实来看,合乎基本条件的有两人,一个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的总河潘季驯,他前后三次治河,合计正好九年。第二个人是清朝顺治年间的治河总督朱之锡,他治河十余年。但碑文的第五行是“大司”后缺失至关重要的四个字,我们推断“大司”二字后应该是“空”字,随后的三个字应是人名,因为紧随以后的是“公”字。明清文献中经常被称为大司空的治河能臣,只有潘季驯一人,故综合治河时间、官衔尊称这两方面因素,碑文记叙的主人公大概率应是明代河道大臣潘季驯,此完整的字句应该是“大司空潘季驯公”,这比较符合古人行文习惯。这块残碑值得反复研究和推敲的是:当时潘公昏夜鼓棹黄河,遇到的不是河神,而是火神:“天将明,旌祈冉冉入河神庙门,公遂登岸,入庙惟见火神遗像在焉。”很奇怪,河神庙里见到的却是火神。更奇怪的是:火神像却用“遗像”二字来表述,这完全不合乎古人对于神祇造像的称谓,此处的遗像的“遗”字,令人匪夷所思。试问有谁用过“玉皇遗像”、“如来遗像”这样的词语?笔者反复研究认为:这尊所谓的火神遗像,大约是朱元璋起义之初所奉祀的祆教神像,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之所以又叫明军,是因为这支部队信仰的是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的明教,明教正式名称为袄教,又称“拜火教”,教徒主要祭祀火神,以火神作为光明的象征。在朱元璋敕封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并为其建造大王庙,在金龙四大王神像旁边塑立明军所拜祀的祆教的火神像,也在情理之中。我国宗教建筑,随着祭祀功能的改变,将原先祭祀的主神转换或改变祭祀仪礼,在宗教历史演变中屡见不鲜。例如在现在的安澜龙王庙的东西配殿里,西配殿最左面的一位黑脸水神,当地传说他就是皂河的河神,皂河附近的老人对其崇祀最多,香火最盛,实际上朱山之神被请到皂河来除水怪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皂河的河神了。尽管那个时候,朱山之神是这座原庙的主祀神祇,但随着这座祠宇成为黄河之神的专祠和祖庙,皂河之神就只有在配殿角落里担任陪祀的角色了。从这块石碑记载的年代和传说故事来看,民间流传已久的有关此庙为明太祖朱元璋所修的传说或许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有其基本的历史背景作为摹本。现代研究水神信仰的学界,也都公认黄河之神金龙四大王崇拜现象起源于宿迁和徐淮一带。而在后来的清朝官方众多历史文献中,更是证实了笔者这个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