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硅谷帝国"——监管科技巨头的困境与挑战( 四 )


毫无疑问 , 硅谷巨头们富有活力 , 正变得越来越强大 , 所提供的产品和描绘的未来远景都令人神往 。 但真正让人担心的问题在于 , 这种和谐而温情脉脉的状态能否持久?因为到了某个阶段 , 将无人能节制硅谷 。 如果我们放弃使用硅谷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 生活将会变得举步维艰 。 这还不算最坏的结果 , 它们始终保持着进取的野心 , 如今开始深度涉足医疗保健、教育、交通和金融 , 构建起一个高度网络化的体系 。 作为消费者的民众在其面前显得无力而弱小 , 原本可以用以影响变革的消费者权力将被消解 。
即便在西方国家被誉为"第四权力"的媒体 , 如今在硅谷面前也已失去了锋芒 。 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 , 62%的美国人从社交媒体上获取新闻信息 , 其中有18%的人以之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 。 脸书、推特和谷歌不仅仅是社交媒体平台 , 已成为新闻的主要传播渠道 , 而且还日益成了新闻生成者 , 正在成长为媒体巨头 。 舰队街和纽约新闻大楼里的编辑们 , 如今不仅难以批评和遏制科技巨头的野心 , 甚至还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着它们 。
实际上 , 硅谷对媒体大范围的控制已成为其"软实力"的一部分 , 大大强化了科技巨头在回避问题和抵抗立法时的文化影响力 , 可以说成了硅谷改变与政府权力平衡的关键 。 按照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 , 硅谷正在取代媒体 。 新闻业失去光环和锋芒时 , 消费者们也就失去了关键保护 。 而面对外界的批评 , 硅谷进行了反击 , 认为那些批评的声音是与自由、互联网接入和人权等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论调;并声称互联网是"自由的" , 不应该被监管 。
硅谷正在扩展到几乎每一个行业 。 那些曾经在某一地区举足轻重并遍布全国或全世界的强大行业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硅谷逐渐蚕食 。 好莱坞已经被蓬勃发展的娱乐和流媒体风投企业收购 , 接下来将是医疗保健和制药业 。 底特律的汽车行业也岌岌可危 。
当硅谷巨头们向各个方向伸出触角 , 情况就非同小可了 。 它们掌握着用户几乎所有数据 , 隐私几乎荡然无存 , 从而控制着他们的生活方式 , 把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斥"消费警察"的环境 。
有了公众觉醒 , 加以媒体曝光 , 硅谷巨头们为了保持良好声誉 , 在公众抗议的呼声达到一定程度后 , 不得不停止某些做法 , 那些最令人愤慨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 但这种约束力过于脆弱 , 随着巨头们日益坐大 , 消费者的呼声终将偃旗息鼓 。 而如前文所说 , 硅谷企业给社会带来的一大问题便是将传统媒体逼入困境 , 令其生存维艰 , 来自媒体的约束力用不了多久也将难以为继 。
面对这样强大的威胁 , 各方力量开始凝聚起更为统一的共识 。 这首先表现在 , 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针对这些大型科技公司 , 推出了反垄断立法或反垄断调查 。 从英国到欧洲大陆 , 在大多数老牌西方国家的市场 , 硅谷享受了长达10年的成功扩张 , 但它们在这些市场迅速受到挑战 。 在某些情况下 , 其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导地位激起了当地政府彻底、强烈的对抗反应 , 它们对硅谷采取了罚款、禁令或起诉等激进措施 。
近年来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和一个由州检察长组成的联盟 , 对这些互联网平台可能滥用垄断权力的行为展开调查 。 随后 , 司法部对谷歌提起了反垄断诉讼 。 其次 , 美国国内两党虽然基于不同出发点 , 但殊途同归地开始对大型科技公司进行批评 。 民主党人忧虑这些企业及其所掌握的资源 , 可能遭到国内外极端分子操纵 , 共和党人则固执地认为 , 大型网络科技平台对保守派有着偏见 , 并对其采取不利举动 。 思想界也参与了进来——一批有影响力的法学家领导的知识分子运动日益壮大 , 他们正在寻求重新解释反垄断法 , 以对抗科技平台的主导地位 。
尽管人们正在进一步凝聚共识 , 正视大型科技公司对于民主构成的威胁 , 但在具体如何应对方面却鲜有可行举措 。 有人认为 , 政府需要拆分脸书和谷歌 。 另一些人则呼吁制定更严格的法规 , 来限制这些公司使用数据 。 由于没有明确的前进方向 , 许多批评者默认了应向平台施压 , 要求它们进行自我监管 , 鼓励它们下架特定内容 。 这些做法显然并不足以解除科技企业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