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研讨|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④:火器时代的护甲与战车

军事史是中国历史脉络中的重要问题。故《孙子兵法》即开篇明义:“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宋元明清时期也是中国从多政权并立走向大一统,并且疆土空前拓展的时代。4月24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宋元明清制度、文化传承与融合研讨班”主办的第四场云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从研讨班“增强宋元明清史领域中的跨朝代、跨学科交流”的初心出发,此次会议主题为“宋元明清: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围绕宋元明清时段中军事史前沿问题的研究展开报告与讨论。
本文系第四场主题报告《清入关前的“绵甲军”与“战车”》的文字稿。
张建的报告以《清入关前的“绵甲军”与“战车”》为题,探讨了明清战争中的科学技术问题。他认为我国绵甲始于宋元。16世纪中后期,近代火器传入东亚,剽掠东南沿海、入侵朝鲜的倭寇装备之“铁砲”(轻型火绳枪/鸟铳)可轻易洞穿铁甲,迫使明军寻求护体之物,绵甲随之流行。明军的绵制衣甲包括用丝绵制成的绵被、绵甲,以及用棉花制成的绵甲。
云研讨|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④:火器时代的护甲与战车
文章插图
明朝绵甲(左一)
女真武士至迟在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已经身着olbo(绵甲)参战,但有组织地大规模使用绵甲,是在萨尔浒战役后,包含两种不同的形制:一是类似明军穿着的两臂过肩,长可及膝,宽大坚厚,可穿在铁甲之外的绵甲;二是形如短褂,缀有甲钉的短甲。穿着绵甲上阵的兵丁被称为olboiniyalma/olboicooha,可译为“绵甲军”或“绵甲兵”。英明汗时期的绵甲军主要由巴牙喇之外的固山兵丁(cooha/coohainiyalma)担任,并非八固山正兵,只是每逢大战,临时穿着绵甲作战的甲兵之名。
云研讨|军事体制与王朝运行④:火器时代的护甲与战车
文章插图
《满文原档》关于金军使用绵甲的记载(1619年)
关于金军“战车”的起源,可追溯至萨尔浒战役中的穵洪泊原野之战,英明汗遭遇明军车营组成的军阵,被迫命令亲随下马步战,冒着重重弹雨推开战车,始能突破防线。身经百战,慧眼如炬的努尔哈齐经此一役,亲身体会到战车在野战中保护阵线的价值,意识到金军需要能够掩护兵卒穿过枪林弹雨,挺进到营垒之下的兵器,方能夺取辽东的坚城,sejenkalka(战车)遂应运而生。天命六年(天启元年,1621),英明汗以绵甲军推行战车,充当全军矛头攻打沈阳,开启金军以战车上阵的先河。金军战车分为三种,主力是载有高8尺(约256cm)、厚8寸(约25.6cm)挨牌的四轮战车,以及车头树立厚5-6寸(约16-19.2cm)挨牌,牌顶设有垛口与射击孔的双轮车。
努尔哈齐之所以为金军配备战车,是汲取穵洪泊之役的经验,针对明朝苦心经营的辽东防线,调整进攻战术和技术装备之举。辽东明军在宁远战役前奉行的战区战略(theaterstrategy)是前沿防御(forwarddefense),这套战略的核心是围绕一系列前沿要地精心构筑防御阵地,屯驻重兵,一俟敌军来犯,各要塞固守之余,彼此出击应援,使之腹背受敌,不支引去,以熊廷弼精心设计的辽东防线为例,明军以奉集堡、虎皮驿为前哨,沈阳、辽阳为核心,彼此呼应。各要塞驻军在战役法(operationart)和战术(tactics)层面的基本思路是协同夹击和背城作战,而非婴城自守,冀望发扬火器优势。譬如沈阳以城墙为核心设立3道防线,最外侧是10道1人高的堑壕,壕内设有尖木,再向内是一条壕沟与两道护城河,壕沟与护城河间设有防马木栅,护城河经改建后宽5丈(约16m),深2丈(约6.4m),最内侧是高2丈5尺(约8m)的城墙,墙下环布战车1000辆,车辆间隙筑有矮墙。后金军进攻时,明军出城,依托车与墙构成的工事发射火器迎敌。辽阳等处驻军闻知沈阳有警,可以迅速集结一支野战兵团来援。因此,英明汗挥师攻城之前,先要做好在野战中击破守城明军主力和援军的预备,落实到战术和技术(technology)层面,关键在于消弭双方投射兵器在有效杀伤距离上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