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艺术
—
文章插图
皮埃尔· 于热,《动物园存储器5》,2011 年
玻璃池,过滤系统,树脂面具,寄居蟹,箭蟹和玄武岩作品
《动物园存储器5》在水族箱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海洋生态系统:一只以康斯坦丁· 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雕塑复制品《沉睡的缪斯》(Sleeping Muse)为壳的寄居蟹在水中缓慢移动。水族馆作为一个汇集全世界不同海洋物种的虚拟自然场域令艺术家着迷。对艺术家而言,这是一个发生关系分离与断裂的悬置空间。
【 人与人的关系也能产生艺术吗?】关系艺术(relational art),从字面上理解,是以“关系”作为重心的艺术实践。是美术实践上所呈现的一种模式或者趋势,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让艺术介入社会,艺术家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而更多在于创造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空间甚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主张,关系艺术在中国,也值得更多元、更深入探索。
创造一种新型的人际网络
关系艺术最早于20 世纪90 年代由法国艺术评论家尼可拉· 布西欧( Nicolas Bourriaud) 针对大量出现的互动性艺术、参与性艺术提出的。当时,互联网与各种新技术蓬勃发展,新一代艺术家受网络和新技术启发,创造了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1996 年,布西欧在法国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了一场主题为“交通”的艺术展,展出一批青年艺术家的新锐作品。包括瓦妮莎· 比克罗夫特(Vanessa Beecroft)、亨利· 邦德(Henry Bond)、毛里齐奥·卡泰兰(Maurizio Cattelan)、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等人。这批艺术家日后纷纷名声大噪,成为艺术界的弄潮儿。在此次展览中,布西欧首次使用“关系艺术”一词来概括参展作品,试图描述90 年代基于信息科技的新一代艺术。在此后的艺术评论中,布西欧常使用“ 用户友好性”、“交互性”和“DIY”这样的词汇作出进一步阐释,他还于1998 年专门著书《关系美学》正式提出这一理论,他在书中提到,关系美学这一理论更加关注艺术品在人与人之间制作和引发的关系。
文章插图
尼可拉?布西欧Nicolas-Bourriaud
2002 年秋天,在美国圣弗朗西斯科艺术学院(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推出一场名为“接触:从1990 年至今的关系艺术”展(Touch: Relational Art fromthe 1990s),集中了关系美学旗下的主要艺术作品,那次展览在艺术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展览侧重于处理当代艺术在有关公共和私人空间的根本性问题,展示了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使有关“关系的美学”的探讨深入到了艺术展览制度之中。
事实上,“关系美学”不是对某一种当代艺术风格、样式的美学界定,也区别于对当代艺术审美价值的呼吁和主张。其真正意义在于为当代艺术中“关系艺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布西欧认为,当代高度商业化、市场化的氛围已经让交易以外的人际关系不复存在,而关系艺术的任务正是面对疏离、冷漠的商业社会,提出恢复人际关系的艺术主张。布西欧还提到,关系美学并非独立的私人空间,而在理论或者实践上从整体人类关系和社会背景发展的艺术实践模式。这时艺术家应当被视为呈现关系美学的“催化剂”,而非整个艺术概念的中心。艺术家的主体性地位遭到了颠覆,同时,他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仅仅是一群社会关系创意网络的缔造者。
文章插图
皮埃尔· 于热,《未耕种》,2011--2012 年
《未耕种》位于公园的一处肥料堆上,由致幻类植物、一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97-1982) 的雕塑复制品与一只前腿被染成亮粉红色、名叫“人类”的狗组成。为了强调个体( 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之间的共生关系,艺术家将一个蜂巢移植到石制雕像头部,而在展览期间,蜂巢的增长速度已经使其头部被完全包裹起来。艺术家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这一场所:人们在此处处理废弃之物——那些被定义为“死的”,或者是“没用的”东西。在这里,被弃物原始的文化与意义被抽离,与人的关系变得无关紧要。这使得赋予它们新的意义成为可能——它们自身成为创作者。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电影《无依之地》完整版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王志文天道:真正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悄悄做减法
- 菩提老祖与元始天尊是同一个人吗,两者什么关系,谁更厉害
- 坚硬如木板,其貌不扬的鸭子,竟是遂川人的宝,遂川板鸭了解一下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